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业态。本文依据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现有的实践基础,总结出旅游产业融合的四种具体模式,即技术渗透、资源共用、市场共拓和功能附属融合模式,并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可采取的途径及其实现步骤。
作者
刘俊清
机构地区
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经济论坛》
2012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Economic Forum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机制
路径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95
同被引文献
217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17
参考文献
5
1
刘志勇,王伟年.
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
.企业经济,2009,28(8):127-130.
被引量:54
2
李美云.
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
.旅游学刊,2008,23(1):56-62.
被引量:112
3
徐虹,范清.
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
.旅游科学,2008,22(4):1-5.
被引量:152
4
张建.
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及其整合对策研究[J]
.旅游论坛,2009,2(1):76-81.
被引量:33
5
杨颖.
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
.旅游科学,2008,22(4):6-10.
被引量:159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王慧敏.
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2007(6):13-20.
被引量:110
2
谷慧敏,Raphael R.Kavanaugh,俞聪.
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旅游学刊,2005,20(S1):22-29.
被引量:46
3
张承耀.
体验经济的六大特征[J]
.瞭望,2005(4):61-61.
被引量:16
4
王起静.
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的构建[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5):63-67.
被引量:50
5
谢彦君.
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6):5-9.
被引量:122
6
王伟年,张平宇.
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J]
.城市规划学刊,2006(2):22-27.
被引量:79
7
冯学钢,于秋阳.
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
.旅游学刊,2006,21(12):13-16.
被引量:94
8
徐琳,董锁成,艾华,齐晓明,王培县.
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J]
.地理研究,2007,26(2):414-424.
被引量:32
9
陈萍.
基于影视剧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与实践[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169-172.
被引量:16
10
理查德·弗罗里达.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395
1
钟华美.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0(4):421-426.
被引量:39
2
包丰越,史小珍.
郑州市樱桃沟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9):87-90.
3
李银月,夏祺骜.
守乡之色:产业融合助力旅游精品化发展的路径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3(9):44-46.
4
郭莉缘,张磊,唐文韬.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实施策略[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2):254-255.
被引量:4
5
谈琰.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探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途径[J]
.大众投资指南,2020,0(1):197-197.
6
刘阳.
博物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动力与路径[J]
.博物馆管理,2019(1):35-42.
被引量:5
7
王丽梅,张博.
动漫广告在旅游景区营销中的应用[J]
.江苏商论,2009(11):122-124.
被引量:2
8
方法林,张岳军.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行社产业发展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2,28(7):103-107.
被引量:2
9
苏春,李美云.
动漫业与移动通信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以日本手机游戏业为例[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4):62-65.
被引量:7
10
王振宇.
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探新[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17-1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17
1
黄锐,谢朝武,李勇泉.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演进及有效性分析——基于2009—2018年政策样本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2021(1):27-40.
被引量:56
2
王慧敏.
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2007(6):13-20.
被引量:110
3
罗艳玲.
论开发信阳茶文化旅游的意义、优势及其策略[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6-8.
被引量:10
4
李太光,张文建.
新时期上海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3):44-49.
被引量:11
5
邹利江.
江西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理性思考[J]
.农业考古,2009(3):139-141.
被引量:8
6
杨坚.
影视业与旅游业的互动促进效应分析[J]
.思想战线,2008,34(S3):164-166.
被引量:4
7
杨小泽.
旅游新一族——茶文化旅游[J]
.农业考古,1997(2):57-58.
被引量:13
8
李赓.
产业关联:有待释放的潜在功能——中国旅游产业的现实思考[J]
.旅游学刊,1989,4(2):7-11.
被引量:4
9
徐全勇.
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J]
.经济前沿,2004(10):39-41.
被引量:17
10
杜义飞,李仕明.
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J]
.科学学研究,2004,22(5):552-556.
被引量:114
引证文献
15
1
张耀武,龚永新,黄啟亮.
山区茶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以秭归县九畹溪镇为例[J]
.茶叶,2013,39(2):83-87.
被引量:6
2
赵静.
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2018(12):55-56.
被引量:7
3
程瑞芳,王文红.
国内旅游产业关联研究:文献综述[J]
.经济论坛,2015(3):98-103.
被引量:3
4
张俊英.
国内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述评[J]
.江苏商论,2015(8):38-42.
被引量:8
5
李万莲,王良举,林传红.
产业融合视角下黟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37(5):26-31.
被引量:12
6
张秋来,刘祚盛.
安化黑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初探[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6):6-9.
被引量:6
7
陈显富.
产业价值链视域下贵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7(18):10-12.
被引量:4
8
戈冬梅,陈群利.
毕节试验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37(3):25-30.
被引量:2
9
刘洋,肖远平.
文旅融合的逻辑与转型--基于天龙屯堡(1998-2018)实践轨辙的考察[J]
.企业经济,2020,39(4):129-137.
被引量:18
10
刘楝子.
文旅融合打造西南地区康养产业新高地--“康养石柱”建设研究[J]
.重庆行政,2020,21(3):105-108.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
谭会.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8):178-179.
被引量:1
2
陈慧珍,龙雨萍.
乡村振兴战略下茶文化价值挖掘与旅游开发思路研究——以襄阳保康格栏坪村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1):115-116.
被引量:3
3
储安素.
大力发展潜山县茶文化旅游的路径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1(22):71-72.
4
张利豆.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康养产业适宜性研判的指标体系构建[J]
.东方企业文化,2023(S01):133-135.
5
刘洋,杨琼艳,杨兰.
天龙黄格文化旅游廊道研究[J]
.多彩贵州文化学刊,2020(1):149-169.
被引量:1
6
丁楠,李湘玲.
基于耦合评价模型的湖南省茶旅融合发展测度研究[J]
.茶业通报,2022,44(4):152-156.
7
姜小雨.
四川肉鸭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6):5-5.
8
龚永新,曾令相,黄啟亮,张耀武.
宜昌茶品牌建设现状及其提升对策建议[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8):2484-2486.
被引量:4
9
宋慧娟.
基于CNKI的国内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6,29(3):71-80.
被引量:9
10
闫秦勤.
国内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述评[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6):17-23.
被引量:9
1
肖建勇,郑向敏.
我国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路径选择[J]
.宏观经济研究,2011(12):72-78.
被引量:24
2
张辉,黄雪莹.
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J]
.旅游学刊,2011,26(4):5-6.
被引量:42
3
张凌云.
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J]
.旅游学刊,2011,26(4):6-7.
被引量:53
4
黄晗.
共同富裕定义求解[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5,0(11):103-104.
被引量:2
5
郭志敏.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J]
.商业时代,2014(8):131-132.
被引量:8
6
李虹.
海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21):24-26.
被引量:1
7
徐敏晓.
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一些思考[J]
.商情,2014(18):158-159.
被引量:1
8
宋慧娟.
基于CNKI的国内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2016,10(3):41-47.
9
卢红梅.
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15(61):75-80.
被引量:11
10
黄鑫,储德平,林婷,蔡沐心,卢淑莹,王兰兰.
旅游产业融合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践模式[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5):599-603.
被引量:12
经济论坛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