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作为国家建构之基的近代萌发——马基雅维里与博丹的法与国家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处在十六世纪历史拐点的欧洲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和让·博丹,在各自阐述其经典理论中,都表现出理想追求与现实选择的矛盾和迷茫。而两者始终坚持法权对之于国家权力的优先地位,无疑受着源自古代的自然法理论的影响。马基雅维里和博丹对人性、国家与法的关系思考,开启了讨论近代国家理论的道路,闪烁着思想萌发的光芒。
作者
柯联民
机构地区
浙江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1-155,158,共6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法与国家
马基雅维里
博丹
分类号
D90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2
1
周春生.
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J]
.学海,2008(1):118-123.
被引量:5
2
布克哈特 何新 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
J. W. Allen,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57, p. xiv, xiii,406.
4
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周昌忠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版,第701-702页.
5
徐国栋.《国家何时产生》,载《私法》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
6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三联书店,1998年.第314页,第331页.
7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性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8
罗素.《西方的智慧》,崔人元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9
马基雅维里 潘汉典 译.《君主论》[M].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5页.
10
昆廷·斯金纳.《马基雅维里》[M].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5,166-167,16,15,2页.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周春生.
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才气说和命运观析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1):18-23.
被引量:5
2
周春生.
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88-100.
被引量:3
3
弥尔顿 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M].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51、21、19、26、28、5、44、44、44、41、42、15-16、23、38、16、24、39、38、20、16、14-15页.
4
康德 沈叔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9、49、43页.
5
布克哈特 何新 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M].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530,531页.
7
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56,164,61,59,60,47页.
8
笛卡尔.《方法谈》.见《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144-145页.
9
《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3页.
10
贡布里希.《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共引文献
54
1
周春生.
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88-100.
被引量:3
2
张俊芳.
试论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的古典源流及其人本精神[J]
.世界历史,2004(4):110-118.
被引量:1
3
马大康.
论审美交往:人理想的存在方式[J]
.文艺理论研究,2002(1):13-20.
被引量:4
4
朱旭红.
作为对个人主义批判的社会主义[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4):109-115.
被引量:6
5
李云龙.
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J]
.东南亚研究,2001(6):57-62.
被引量:7
6
俞新天.
妥善处理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J]
.国际观察,2005(3):9-13.
被引量:8
7
汪民安.
启蒙现代性[J]
.外国文学,2005(3):54-65.
被引量:6
8
周春生.
马基雅维里思想评略[J]
.历史教学问题,2005(4):15-20.
被引量:5
9
陈永森.
公私观与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J]
.甘肃社会科学,2006(2):119-122.
被引量:6
10
田野.
关于国家间交易成本概念的一个思辨[J]
.欧洲研究,2006,24(1):59-7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2
1
陈颐.
博丹立法主权理论的论证及其意义[J]
.比较法研究,2010,24(1):127-138.
被引量:4
2
白斌.
论法教义学:源流、特征及其功能[J]
.环球法律评论,2010,32(3):5-17.
被引量:157
3
张翔.
宪法教义学初阶[J]
.中外法学,2013,25(5):916-936.
被引量:89
4
许德风.
法教义学的应用[J]
.中外法学,2013,25(5):937-973.
被引量:211
5
侯猛.
社科法学的传统与挑战[J]
.法商研究,2014,31(5):74-80.
被引量:138
6
韩潮.
博丹对混合政体学说的批评[J]
.政治思想史,2014,5(4):42-64.
被引量:9
7
雷磊.
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J]
.中外法学,2015,27(1):198-223.
被引量:185
8
朱琦.
作为立国之本的人文主义教育——读博丹《易于认识历史的方法》[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4):162-176.
被引量:1
9
李忠夏.
宪法教义学反思:一个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J]
.法学研究,2015,37(6):3-22.
被引量:58
10
朱琦.
论博丹主权思想中的秩序观[J]
.贵州社会科学,2015(12):16-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孔元.
宪法政治话语的历史生成:以博丹为中心的考察[J]
.中外法学,2017,29(6):1584-160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郭小雨.
借得的坚固:论博丹主权学说的困难及其双重构成[J]
.北大政治学评论,2023(1):95-117.
2
韩伟.
延安时期对苏联宪法的引介与重释:中国共产党宪法观的历史考察[J]
.北方法学,2019,13(6):123-134.
被引量:3
3
王凯.
“王权至尊”的《旧约》叙事以亨利八世时期政教理论为中心[J]
.中外法学,2023,35(4):1062-1079.
被引量:1
4
王本存.
“根本法”考论[J]
.环球法律评论,2024,46(3):192-207.
5
陈明辉.
宪法何以成为根本法?——根本法概念的观念史变迁[J]
.清华法学,2024,18(5):58-75.
1
柯联民,刘巧红.
博丹与近代欧洲国家理论的发展[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1):13-19.
2
田卫国,谢舸.
国家主权原则及其面临的挑战[J]
.求实,2003(z1):31-32.
3
尼基.泰特,吴言.
审判米洛舍维奇的教训[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4(4):4-6.
4
陈瑞平,邱冠文,谢俊平,江帆.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霸权对国家主权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领导科学,2009,0(12Z):50-52.
5
新华.
米洛舍维奇暴毙牢房[J]
.决策探索,2006(03B):57-59.
6
姚礼明.
主权概念和国际法[J]
.中国国情国力,2002(2):34-36.
7
柯联民.
博丹宪政思想刍议[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2):11-13.
8
屈耀伦.
商业贿赂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选择[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24(2):27-30.
9
陈颐.
博丹立法主权理论的论证及其意义[J]
.比较法研究,2010,24(1):127-138.
被引量:4
10
蔡伟.
布哈林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初探[J]
.科学社会主义,1990(4):18-22.
浙江社会科学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