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及方法论变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超越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着自己鲜明的理论特征和价值立场。马克思在政治伦理的方法论上实现了三大变革:从"思辨理性"史观转向唯物史论、从注重"理论批判"转向注重"实践批判"及从"片面性"转向"总体性",从而开辟了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新境界。
作者
王仕国
机构地区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6-40,共5页
Truth Seeking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11zx16)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伦理
方法论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187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1,24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9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年8月.第143页.
2
卢卡奇 杜章智.《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
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M].纽约,1961年..
4
戈尔曼.《新马克思主义辞典》[M].伦敦,1985年..
5
卡拉尼.《列斐伏尔与马克思思想》[J].南斯拉夫,世界社会主义,1982,(32).
6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出版社,1993年..
7
列斐伏尔.《辩证唯物主义》[M].巴黎,1962年..
共引文献
11870
1
黄祥红.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1):20-23.
2
潘春良.
以问题为中心确立研究方向和构建研究体制——对地方社科院研究方向定位和研究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4(4):10-14.
3
陈树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4(4):27-29.
被引量:7
4
黄大建.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性解析[J]
.求实,2004(8):15-17.
5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6
初文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人的全面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121-123.
被引量:5
7
刘大椿.
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18-25.
被引量:38
8
黄顺基.
问题、逻辑与理论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34-40.
被引量:9
9
卫兴华.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41-47.
被引量:2
10
李春梅.
全球化动力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66-26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刘琳.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3):39-43.
被引量:1
2
王仕国.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发展历程探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32(4):77-81.
被引量:1
3
赖海燕.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33-37.
被引量:1
4
左乐平,王仕国.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探析[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34-36.
被引量:1
5
左乐平,王仕国.
马克思政治伦理的基本观念与当代价值[J]
.桂海论丛,2013,29(3):36-40.
被引量:2
6
黄斌.
论马克思政治伦理的本质特征与问题向度[J]
.理论导刊,2013(9):49-52.
被引量:1
7
周军.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12):210-211.
被引量:1
8
王仕国.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遗产[J]
.伦理学研究,2014(1):23-26.
被引量:5
9
刘敏.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6):200-20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武香君.
近年来中国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
.宁夏党校学报,2015,17(5):49-52.
1
李佃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次方法论变革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17(1):7-15.
被引量:1
2
时贞仑.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与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方法论变革[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9):13-14.
3
周俊.
马克思视野下人的本质的生成性[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12-14.
4
孙旭鹏.
庄子的人生观[J]
.黑河学刊,2009(8):48-49.
5
徐俊蕾.
从“现实的个人”看马克思哲学的变革[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74-76.
6
苗贵山,周志瑾.
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方法论变革[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3):22-27.
被引量:1
7
陈高华.
哲学与政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J]
.社会科学辑刊,2006(5):12-15.
被引量:1
8
刘兴盛.
论“自由个性”对个人主义的超越[J]
.保定学院学报,2015,28(6):8-12.
9
崔湧.
数据思维与方法论变革[J]
.中外企业家,2016(12):56-57.
10
郭汉民.
郭嵩焘对西方的认识及其思想超越[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2):99-104.
被引量:5
求实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