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流泥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河流水资源开发日益加剧,河流泥沙问题成为制约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传统泥沙研究及现代河流模拟技术方面阐述了河流泥沙的发展历程,从生态河流角度说明泥沙在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河流泥沙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发展趋势。
作者
左明利
张洪龙
机构地区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松原市哈达山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
出处
《吉林水利》
2012年第12期72-74,共3页
Jilin Water Resources
关键词
河流泥沙
河流模拟
进展
分类号
TV149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1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1
胡春宏,惠遇甲.明渠挟沙水流运动的力学和统计规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
LIU Jinmei,WANG Guangqian,WANG Shiqiang (1,2,3 Dept. of hydraulic E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EFFECT OF COARSENING OF SURFACE BED MATERIAL ONNON-EQUILIBRIUM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DURING RIVER DEGRAD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99,14(2):275-284.
被引量:3
3
刘峰,李义天.
新的水流挟沙力计算公式[J]
.长江科学院院报,1997,14(1):17-20.
被引量:14
4
余明辉,杨国录,刘高峰,刘建军.
非均匀沙水流挟沙力公式的初步研究[J]
.泥沙研究,2001,26(3):25-29.
被引量:16
5
OnyxW.H.Wai.
水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与泥沙运动[J]
.水科学进展,1998,9(3):205-211.
被引量:23
6
郭怀成.黄河中游悬浮物对河流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环境科学,1988,9(2):2-6.
7
杨晓刚,杨朝云,彭玉明.
荆江河床演变过程中环境影响初探[J]
.人民长江,2010,41(3):59-63.
被引量:5
8
禹雪中,钟德钰,李锦秀,廖文根.
水环境中泥沙作用研究进展及分析[J]
.泥沙研究,2004,29(6):75-80.
被引量:49
9
李义天,谢鉴衡,王明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泥沙研究进展[J]
.泥沙研究,1999,24(6):26-28.
被引量:4
10
胡春宏,王延贵,张燕菁.
河流泥沙模拟技术进展与展望[J]
.水文,2006,26(3):37-41.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吕秀贞,戴清.
泥沙河工模型时间变态的影响及其误差校正途径[J]
.泥沙研究,1989,15(2):12-24.
被引量:15
2
陈稚聪,安毓琪.
河工模型中时间变态与水流挟沙力关系的试验研究[J]
.人民长江,1995,26(8):51-54.
被引量:7
3
殷瑞兰.
下荆江河道演变对天鹅洲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23(2):5-8.
被引量:9
4
潘庆Shen.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294-298.
5
李昌华.论动床河工模型的相似律[J].水利学报,1966,(4):20-26.
6
余明辉.平面二维非均匀水沙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论文[M].,1999,6..
7
屈孟浩.黄河动床河道模型的相似原理及设计方法[J].泥沙研究,1981,(3):2942-2942.
8
禹雪中,彭期冬,廖文根,等.河流泥沙与磷作用模拟研究[C]∥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八届青年学术交流论文.北京:2005.
9
窦国仁.全沙模型相似律及设计实例[J].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77,(3):1-19.
10
余明辉,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共引文献
218
1
韩巧兰,王艳平,王敏,张晓丽.
杨国录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及看法[J]
.吉林水利,2007(7):4-6.
被引量:4
2
董航.
水流挟沙力计算公式研究综述[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11):169-171.
被引量:3
3
魏岩峻,吴丽霜,龚长春.
河流生态和谐发展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5):156-157.
4
方芳,郑祥民,周立旻,顾君.
瓯江引水工程对温瑞塘河水氮磷含量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S1):36-40.
被引量:2
5
何用,李义天.
泥沙污染水质模型研究综述[J]
.水资源保护,2004,20(5):5-9.
被引量:9
6
何用,李义天,郜会彩,王家生.
泥沙污染水质模型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36(6):12-17.
被引量:11
7
马耀光,李书琴,杨宣政,李世清,徐昊.
泾河下游可降解污染物的自净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126-128.
被引量:7
8
刘峰,周劲松.
水流挟沙力的多值关系问题分析[J]
.泥沙研究,1998,23(4):91-94.
9
宋进喜,刘昌明,徐宗学,李怀恩,杨方社.
渭河下游河流输沙需水量计算[J]
.地理学报,2005,60(5):717-724.
被引量:13
10
王严,杜红,盛金妹.
北京市饮用水TOC标准的研究[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5,4(5):290-292.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5
1
张红武.
河流泥沙科学研究的创新方法[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B04):22-25.
被引量:1
2
郭永杰,周柏奎.
长春市主要河流泥沙变化规律的初步分析[J]
.吉林水利,2008(7):50-51.
被引量:2
3
李慧菁,牧振伟,姜国强.
新疆河流泥沙通量测算方法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9):111-114.
被引量:1
4
李义天,孙昭华,邓金运,黄颖.
河流泥沙的资源化与开发利用[J]
.科技导报,2002,20(2):57-61.
被引量:12
5
张信宝,文安邦.
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河流泥沙近期变化及其原因[J]
.水利学报,2002,33(4):56-59.
被引量:120
引证文献
1
1
张海飞.
新疆头屯河泥沙特征分析[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22(8):90-9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邓寿文.
乐昌峡水利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研究[J]
.吉林水利,2017(6):32-34.
被引量:2
2
王菲.
尼雅河泥沙及河床演变简析[J]
.吉林水利,2017(6):35-36.
被引量:2
3
王海.
采空区上覆松散隔水层淤堵自修复技术[J]
.煤矿安全,2018,49(10):85-88.
4
阿迪力江·买买提.
查安塞沟拟建渠首场址区输沙量计算分析[J]
.地下水,2022,44(1):243-244.
1
白玉川,杨建民,黄本胜.
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在复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2003,34(9):25-30.
被引量:14
2
曹叔尤,方铎.
河流动力学进展[J]
.水科学进展,1992,3(4):319-325.
被引量:6
3
张晓雷,张广雷,孙红霞,李彬.
可视化技术在二维河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30(6):38-40.
被引量:1
4
刘跃猛.
基于MIKE 11法对现状堤防防洪能力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1):25-28.
5
唐洪武,肖洋,袁赛瑜,赵汗青.
平原河流水沙动力学若干研究进展与工程治理实践[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5):414-423.
被引量:7
6
范北林,李健,周银军.
长江科学院河流专业研究进展综述——以《长江科学院院报》30年来发表的论文为例[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31(10):7-15.
7
孙东坡,彭文启,刘培斌.
河流交叉工程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拟[J]
.水利学报,1999,30(2):62-66.
被引量:13
8
胡春宏,王延贵,张燕菁.
河流泥沙模拟技术进展与展望[J]
.水文,2006,26(3):37-41.
被引量:18
9
关见朝,方春明.
基于Google Earth的河流模拟地形前处理新方法[J]
.水利水电技术,2011,42(12):21-24.
被引量:4
10
张晓雷,孙东坡,李燕,陈永豪.
有旁侧入流的交叉工程河段洪水数值模拟[J]
.水利水电技术,2011,42(6):72-74.
被引量:2
吉林水利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