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语言的模糊性与中华“黄色文化(Yellow Culture)”(一)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英汉语黄颜色义项的演变,证实:语言具有模糊性、任意性,并且语言的模糊性功能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某一词项(如黄色)增加某一义项或减少某一义项,或者使某一义项边缘化、或消亡,或使某一义项中心化或突出。传统汉语经过几千年,黄色与皇权紧密相关,是"尊贵"与"辉煌"的象征,而随着帝制的废止、皇权消亡,黄色"尊贵"与"辉煌"的义项随之边缘化,甚至消亡。继而代之以"色情"、"下流""、丑陋"等贬义。在英语世界"yellow"是对黄色人种族类的蔑称。我们有义务让"he is yellow"语句在全世界范围内含有褒义、荣耀的义项,且让这褒义、荣耀的义项突显。我们的政府、文人、媒体、乃至学校等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 桂永霞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36期250-251,共2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语言的模糊性与得体性"(11B6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02

共引文献68

同被引文献29

  • 1伍铁平.模糊语言初探[J].外国语,1979,2(4):41-46. 被引量:160
  • 2王成宇.紫色与妇女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06,27(2):78-83. 被引量:43
  • 3曹喆,孙晔.唐代紫服考[J].纺织学报,2006,27(6):111-115. 被引量:3
  • 4封金珂.《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新理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5):14-17. 被引量:29
  • 5Bazeley P. & L. Kemp. Mosaics, triangles, and DNA : Metaphors for integrated analysis in mixed methods research [J].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2012, (6): 55-72.
  • 6Cornelissen, J. P. Making Sense of Theory Construction [J]: Metaphor and Disciplined Imagination.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6, (27): 1579-1597.
  • 7Lakoff, G. &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 I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 8Zadeh, L.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65.
  • 9http://wenda.SO.corn/q/1367271979066897.
  • 10温端政,主编.新华语典(M)商务印书馆, 2012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