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唯实》
2000年第1期10-14,共5页
同被引文献204
-
1蔚芳.城市化与现代化[J].城市问题,2001(3):16-19. 被引量:17
-
2王颖.城市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社会学研究,2000(1):65-75. 被引量:42
-
3于孙姆,刘艳飞.城中村村民城市适应问题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S1):49-52. 被引量:7
-
4李青,陶阳.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纵向考察[J].城市问题,1999(1):34-38. 被引量:15
-
5马宏.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理论月刊,1999(12):76-78. 被引量:1
-
6郭鸿懋.论我国迈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58-65. 被引量:10
-
7李珍刚.建国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前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4):72-75. 被引量:6
-
8蔡加福.1949-1995:我国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特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7(7):26-28. 被引量:4
-
9顾建光.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3(3):109-113. 被引量:1
-
10庞道沐.做好发展小城镇这篇“大文章”[J].湖南社会科学,1992(2):24-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2
-
1李飞,杜云素.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社会工作,2010(22):14-16. 被引量:2
-
2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2004(7):58-65. 被引量:21
-
3陈成文,刘剑玲.中国城市化研究二十五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564-569. 被引量:5
-
4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2):22-26. 被引量:10
-
5张贵凯.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06,22(5):2-4. 被引量:2
-
6周良君,吕树庭,陈小英.珠江三角洲小城镇社区体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的实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9-24. 被引量:8
-
7赵守栋,王京凡,何新,刘阳,王晓敏,田育红.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1):66-72. 被引量:13
-
8赵红梅.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销量影响路径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33(5):48-60.
-
9江涛.乡镇企业的城镇化集聚——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一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13(7):17-21. 被引量:5
-
10田明,袁海清.小城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01,16(5):58-6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80
-
1马敏劲,杨屹,苏雨萌.基于兰州市城市冠层模式的一次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5):650-658. 被引量:2
-
2孟祥林.经营城市理念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新思维[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61-65. 被引量:1
-
3赵红梅.基于跨时最优模型的城市化进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2):60-61. 被引量:1
-
4孟祥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融资策略[J].小城镇建设,2005,23(2):81-83. 被引量:3
-
5张襄誉.结构分割与求职行为对上海市失业人员的实证研究[J].社会,2005,25(3):116-147. 被引量:2
-
6黄解宇.异地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4):241-245. 被引量:5
-
7张波.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法制与社会,2008(6). 被引量:3
-
8孟祥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市场化融资策略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6):14-18. 被引量:1
-
9任太增,李敏.中国粗放型城市化道路原因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21(3):34-38. 被引量:12
-
10杨光梅,闵庆文.内蒙古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7,30(1):141-148. 被引量:21
-
1陈云.必须十分重视城乡交流[J].党的文献,2012(6):17-20. 被引量:1
-
2陈慧.完善信息网络 促进城乡交流[J].电子商务世界,2002(6):30-31.
-
3本刊编辑部.创新流通方式 打造切实为农的流通服务网络[J].中国合作经济,2015(8):6-10.
-
4贾宪章.“同步发展”是城乡交流的动力源泉[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0(12):9-9.
-
5贾宪章.培育城乡交流的“名气指数”[J].山东教育(小学刊),2010(7):1-1.
-
6赵梦涵,马倩,徐镇.一个值得重新审视的宝贵经验——建国初期搞活农村市场的再评价[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24-28. 被引量:3
-
7徐锋.陈云与新中国城市建设[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0(1):27-28.
-
8陆书玉.开发城乡交流振兴山村经济[J].自然资源译丛,1990(4):1-3.
-
9张忠法,沈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江都市农民市民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4-40. 被引量:5
-
10刘青,龙子午.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6,35(3):9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