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学”与晚清为官士人的转型——以李端棻为例评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端棻生活于历经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内部巨大震荡和文化自我调整的年代魑⒅爻纪庇质?为官士人。审视"新学"对李端棻的影响及其为官士人在"新学"方面的价值取向和相关主张,不但可以了解晚清为官士人面对传统文化危机的所作出的回应,还能够洞悉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与社会变迁。
作者
骆利红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22期89-91,共3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关键词
新学
李端棻
为官士人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5
1
梁启超.清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饮冰室合集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3.
2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1.
3
梁启超.清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A]北京:中华书局,19893.
4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25.
5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4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07.
6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65.
7
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92.
8
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93-296.
9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65.
10
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93.
同被引文献
50
1
王晓秋.
京师大学堂的成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5(3):111-113.
被引量:2
2
闾小波.
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为梁启超代拟[J]
.近代史研究,1993(6):235-236.
被引量:5
3
何幼兰.
李端棻与近代中国教育[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10.
被引量:4
4
张建新.
李端棻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66-169.
被引量:2
5
何飞.
李端棻维新变法思想与实践[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33-35.
被引量:1
6
钟家鼎.
李端棻与梁启超[J]
.贵阳文史,2007(5):42-45.
被引量:3
7
刘学洙.
清大臣言新政者第一人李端棻——纪念李端棻逝世一百周年[J]
.贵阳文史,2007(6):41-44.
被引量:2
8
陈勇勤.
李端棻的一件奏折与清议呼吁廉政自强[J]
.贵州社会科学,2007(12):145-149.
被引量:3
9
冯祖贻.
李端棻是否在戊戌政变前“托病”请假——兼论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的可靠性及其他[J]
.贵州社会科学,2008(3):120-125.
被引量:7
10
闫长丽.
被遗忘的“百日维新”领袖[J]
.文史天地,2008(4):4-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梁家贵.
李端棻研究综述[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2,39(1):115-12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舒悦,梁家贵.
试析李端棻的教育思想[J]
.韶关学院学报,2022,43(8):19-22.
2
梁家贵,聂文环.
李端棻与梁启超交往关系研究述论[J]
.皖西学院学报,2023,39(3):130-134.
1
三月.
关于文化史研究的思考[J]
.北方论丛,1992,0(2):27-32.
2
刘铁梁.
民俗文化的内价值与外价值[J]
.民俗研究,2011(4):36-39.
被引量:70
3
马雪萍.
回顾与展望:历史学的命运和机遇[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3):27-35.
被引量:2
4
马卢雅文,拉洛,陈善伟.
我的儿子马友友(十九) 文化危机[J]
.儿童音乐,2004,0(11):61-61.
5
姚伟.
明清徽州基层社会变动与自我调整探析[J]
.铜陵学院学报,2014,13(5):74-77.
6
杨雯.
浅析如何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3):77-78.
7
张连国.
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中西文化精神最早的契合与紧张[J]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6(4):13-17.
被引量:2
8
河西.
熊十力与王元化[J]
.文化学刊,2008(5):22-23.
9
兰梁斌.
“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史学月刊,2015(6):120-124.
被引量:2
10
杜玉亭.
基诺族首次葬研究[J]
.思想战线,1995,21(6):62-68.
被引量:1
黑龙江史志
2012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