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物工程,是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学等学科,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控制、改造或模拟生物及其功能,来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前沿技术。生物工程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工业、食品工业、材料应用、能源、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
熊国梅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43B期171-172,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关键词
生物工程技术
工农业
医药食品
环境保护
社会发展
分类号
Q819 [生物学—生物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1
刘莹.
现代生物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61-62.
被引量:9
2
丁声俊.
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J]
.求是,2011(10):34-36.
被引量:4
3
齐晓巍.
生物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7):176-177.
被引量:3
4
孙远.
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2009,25(11):48-51.
被引量:6
5
张文东,刘鹏,李二飞,夏晓芳,刘洁.
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4):401-405.
被引量:9
6
孙国凤,马鑫.
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农业展望,2010,6(11):56-59.
被引量:11
7
亓家钟.
纳米铁治癌法[J]
.粉末冶金技术,2005,23(5):382-382.
被引量:1
8
顾伟,刘雷艮,左保齐.
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26(1):69-73.
被引量:13
9
徐翔晖,王雪微,陈晓农.
纳米生物材料的应用[J]
.纳米科技,2009,6(1):72-78.
被引量:1
10
吴承伟,张伟,孔祥清.
生物与仿生材料表面微纳力学行为[J]
.力学进展,2010,40(5):542-56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85
1
X Q Kong,C W Wu.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Insertion Force for the Mosquito Fascicle Penetrating into Human Skin[J]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2009,6(2):143-152.
被引量:12
2
孙立明,王克虹.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垃圾填埋场恶臭物质的抑制作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4,10(4):268-270.
被引量:8
3
左保齐,吴徵宇.
生物可降解再生丝素纤维的研究[J]
.丝绸,2004,41(10):14-18.
被引量:4
4
何翊,魏薇,吴海.
菌剂-菌根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J]
.土壤,2004,36(6):675-677.
被引量:12
5
吴承伟,马国军.
关于流体流动的边界滑移[J]
.中国科学(G辑),2004,34(6):681-690.
被引量:13
6
朱跃钊,卢定强,万红贵,韦萍,周华,欧阳平凯.
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化工学报,2004,55(12):1950-1956.
被引量:19
7
黄凤兰,陶然,魏琪,李瑞峰,胡宝忠.
延长果实保鲜期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2004,15(6):646-648.
被引量:5
8
贾士荣.
我国棉花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18-20.
被引量:19
9
徐坚.
自清洁功能的高分子仿生表面研究取得新进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1):45-48.
被引量:10
10
刘世英,吴清基,王鹤忠,陈仲林.
医用甲壳质与壳聚糖纤维的开发现状及前景[J]
.产业用纺织品,1994,12(3):6-12.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51
1
刘嘉喜,刘晋.
军用食品与系列食品加工技术[J]
.食品科学,2011,32(S02):101-102.
2
周国权,李亚,徐悦,杨建平,邵双喜.
胶原蛋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复合改性和应用[J]
.现代化工,2008,28(S2):331-334.
被引量:1
3
居学成,尹建伟,黄凌,翟茂林.
聚乳酸/羟丙基淀粉复合降解型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
.塑料,2008,37(6):67-69.
被引量:7
4
刘伯业,陈复生,何乐,王红娟.
可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2010,38(11):87-90.
被引量:20
5
潘月红,逯锐,周爱莲,贾硕,孙国凤.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J]
.生物技术通报,2011,27(6):1-6.
被引量:23
6
陈忠敏,熊佳庆,廖大刚,李浩.
丝胶/PVA/玉米淀粉共混凝胶膜的制备及其体外降解调控研究[J]
.功能材料,2012,43(4):457-461.
被引量:5
7
刘弋潞,谭艳玲,梁秋志.
壳聚糖-聚乳酸及壳聚糖-聚(R)-3-羟基丁酸甲酯共混膜的制备及评价[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43(3):182-185.
被引量:1
8
李耀龙.
工业生物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优势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2(9):292-292.
9
李晓俐.
低碳型成为农产品消费的未来趋势[J]
.农业展望,2012,8(5):56-58.
10
钟小忠,李佳楠.
纳米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3):108-1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张道民.
对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的几点思索[J]
.前沿科学,2010,4(2):26-32.
被引量:3
2
李致勋,苑小林.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简介[J]
.化工生产与技术,1995,2(1):16-22.
被引量:2
3
吕志坚,陆敬泽,吴雅琼,陈良怡.
几种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和近期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36(12):1626-1634.
被引量:20
4
陈艳,任春梅.
拟南芥COI1基因在茉莉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1(4):11-13.
被引量:5
5
孙素青,邓捷.
生命科学类教材编写中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J]
.大学出版,2000(2):34-35.
被引量:3
6
李鹂.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中例与理的关系——以生态学为例[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6):58-60.
被引量:4
7
杨维才.
植物转基因技术——回顾与前瞻[J]
.植物学报,2013,48(1):6-9.
被引量:5
8
刘竞,吴云霄.
“功能性党组织”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团学党支部建设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30-232.
被引量:6
9
David W.Sharp,王晓蕾,马建华.
研究前沿:干细胞研究逐渐步入再生医学[J]
.科学观察,2013,8(1):59-61.
被引量:2
10
吴永革,于湘晖,马俊峰,吴嘉昕,单亚明,苏维恒,李全顺.
重基础,视前沿,培养研究型高素质人才——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经验和体会[J]
.生命的化学,2013,33(1):112-11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单晓昳,荆艳萍.
与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命科学理论的内涵[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2):10-12.
被引量:1
2
谢本祥.
生物工程中检测技术的需求和发展趋势[J]
.科技经济导刊,2019(15):163-164.
被引量:2
3
单晓昳.
开放式讨论教学在生命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2017,35(S1):62-6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申彤,杨洁.
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工程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
.轻工科技,2022,38(4):164-166.
被引量:2
2
于兵,李文林.
干细胞生物学的课程设计和实践[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8):44-46.
被引量:2
3
巴雷,孙伟.
高等师范院校以新生研讨课推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9(1):25-29.
被引量:2
4
张玉燕.
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探析[J]
.当代化工研究,2021(14):111-112.
被引量:1
5
崔文静,秦瑞坪.
科学思维视域下《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166-168.
被引量:1
1
奥华.
前景广阔的仿生技术[J]
.电子质量,1997(6):28-29.
被引量:2
2
华琦翼.
模拟生物食物链网的意义[J]
.中国青年科技,2002(1):36-39.
3
卞金山,杜广明,赵波.
我国百里香属植物研究进展[J]
.草原与草坪,2007,27(1):78-81.
被引量:32
4
时田田.
长生不老可以实现吗[J]
.方圆,2015,0(10):60-63.
5
黄文涛,郭向前,戴甲培,陈润生.
MicroRNA,lncRNA与神经退行性疾病[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37(8):826-833.
被引量:11
6
李银心.
管理机构拟办有关基因转移植物前景的专题讨论会[J]
.生物技术通报,1989,5(5):8-9.
7
明天的生命科学—基因工程学[J]
.新乡科技,1992(2):16-17.
8
戴剑.
生物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
.中国科技信息,2007(7):172-173.
被引量:1
9
李立家,何世斌,张璐.
基因工程学教学改进的探索和实践[J]
.遗传,2012,34(12):1624-1627.
被引量:15
10
傅四周,郎红旗.
生物学科技工作者的好帮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实验技巧》出版小记[J]
.生物产业技术,2016(3):93-93.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 第43B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