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熵及耗散结构对网络时代高校德育系统的模型解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以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视角入手,运用熵增理论来解释传统封锁式、灌输式教育手段的弊端,再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来解决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提出网络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改善机制,以实现高校德育系统的熵值最小化。
作者
邓喆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4-266,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熵增理论
耗散结构
高校德育
网络时代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潘懋元.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学校德育建设》序[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2):51-52.
被引量:58
2
沈壮海.
检思与建构:关于世纪之交高校德育的回顾与展望[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0(4):46-53.
被引量:37
3
Daniel Katz, Robert L. Kah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s and the System Concept, John Wiley &Sons, Inc., 1996, pp. 14-29.
4
汪树民.
“耗散结构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95-98.
被引量:9
5
吴岳军.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的德育系统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2):39-42.
被引量:4
6
湛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7页.
7
车济炎、林德宏.《新知识词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58页.
8
G.尼科利斯、I.普里戈京.《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徐锡申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8-64页.
9
付亚.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研究[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4):81-84.
被引量:1
10
丁月华.
基于熵理论的企业激励模型研究[J]
.企业活力,2011(12):72-7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鲁洁.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
.教育研究,1998,19(9):13-18.
被引量:301
2
王枬.
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
.教育科学,1998(2):45-48.
被引量:12
3
赵洪.
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被引量:479
4
杨楠,刘洪波,王东.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德育[J]
.贵州社会科学,2006(3):93-95.
被引量:20
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nquiry and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 M ]. 2000, Chapter 2.
6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7-28.
7
罗宾斯,等.管理学(第7版)[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7.
8
伊·普利高津 伊·斯唐热 曾庆宏 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28,171.
9
伊·普里高津 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0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136
1
孟莹.
论改革开放以来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及特征[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3(9):140-142.
2
王兴良.
深入拓展微积分课程育人资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111-112.
3
胡雪峰.
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79-82.
被引量:2
4
赵瑞民,赵建会.
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
被引量:2
5
杨淑萍.
论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原因[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118-120.
被引量:19
6
邹晓芟.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7):12-13.
被引量:1
7
邓顺康.
家电行业激烈竞争及其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1998,18(S1):127-129.
8
马建青.
再论学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7(2):47-51.
被引量:15
9
彭恒.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前提与背景[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0):42-43.
10
周艳辉.
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
.企业家天地,2008(12):135-136.
1
李祖平.
高校德育系统借鉴接受美学理论问题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127-128.
被引量:1
2
王毅男,徐丹.
在生物学课堂中利用模型方法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尝试[J]
.中学生物学,2016,32(10):13-16.
被引量:1
3
冯石岗,贾建梅,周文香.
强化高校德育系统 优化高校德育环境[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24-27.
被引量:5
4
湛丽芬.
基于熵理论的中学化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4):46-46.
5
程远.
构建高校德育系统[J]
.管理观察,2010(16):159-159.
6
黄敬才.
新形势下关于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
.山东纺织经济,2009,26(2):117-119.
7
冯少金.
浅谈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J]
.科教文汇,2008(9):24-24.
8
张学武.
论高校德育软环境及其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5(36):75-76.
被引量:5
9
吕才明,何仲节.
面向21世纪的高校德育[J]
.设计艺术研究,1998(1):1-2.
被引量:1
10
吴小贻.
论高校德育的系统观[J]
.池州学院学报,1997,17(1):73-76.
社会科学战线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