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又到岁尾,持续十年的《新闻记者》“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活动转型后,继续如期出击。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52,共9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二级参考文献37
-
1约翰·哈特利.《从权力到识别:大众新闻与后现代性》,载于马戎,周星.《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
2[美]R·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
3《布莱尔下台前骂媒体"像野兽"》,《东方早报》,2007年6月14日.
-
4马立诚.《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共识在线,第19期.
-
5《2011年十大假新闻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高居榜首》,中国网,2011年12月21日.
-
6LARSON MS (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A so- ciological analysis"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iner ( 2003 ).
-
7SINGER JANE B. (2003), "Who are these guys: the online challenge to the notion of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Journalism, Volume 4, number 2, pp.139-163.
-
8STEENSEN STEEN (2011), "Online Journalism and the Promises of New Technology", Journalism Studies, Volume12, Numbe3, pp. 311-327.
-
9SINGER JANE B. (2004), "More Than Ink-Stained Wretches: The Resocialization of Print Journalists in Converged News- rooms", Journalism 8,: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Volume81, Numbe4, pp.838-856.
-
10BARNHURST K.G. (2002), "News Ge- ography & Monopoly: the Form of Reports on US Newspaper Internet Sites", Journalism Studies, Volume 3, Number 4, pp. 477-489.
共引文献34
-
1郭启光,柴智慧.公共卫生危机下网络媒体信息监管研究[J].产业组织评论,2022(1):120-131.
-
2谢静.从专业主义视角看记者微博规范争议——兼谈如何重建新闻人与媒体组织间的平衡[J].新闻记者,2013(3):20-25. 被引量:6
-
3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白红义,江海伦,陈斌.2012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窗,2013(1):14-20.
-
4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阿仁,白红义,江海伦,陈斌.2013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4(1):3-20. 被引量:15
-
5上海<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阿仁,白红义,江海伦,陈斌.2013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窗,2014(1):4-14. 被引量:3
-
6杨丽莉.新媒体语境下虚假新闻的防治[J].青年记者,2014(10):40-41. 被引量:1
-
7胡杨.虚假新闻频发背景下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探讨[J].新闻传播,2014(4):288-288.
-
8陈颂清,夏俊,柳成荫.全国新闻从业人员现状分析——以“60后”、“70后”、“80后”的代际比较为视角[J].新闻大学,2014(4):1-10. 被引量:8
-
9杨丽莉.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4(7):44-45.
-
10吴飞,田野.新闻专业主义2.0:理念重构[J].国际新闻界,2015,37(7):6-25. 被引量:69
同被引文献76
-
1刘秀梅,朱清.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7-12. 被引量:39
-
2李静.网络舆情视角下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4):183-184. 被引量:4
-
3郭淑娟.论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新闻界,2011(3):40-41. 被引量:12
-
4陈斌,贾亦凡.2004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5(1):32-37. 被引量:19
-
5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5(6):85-88. 被引量:12
-
6陈斌,贾亦凡,阿仁.2005:中国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6(1):12-18. 被引量:6
-
7徐默凡.从标题群看新闻预设——以《新民晚报》“民工新闻”为例[J].修辞学习,2006(1):8-14. 被引量:6
-
8贾亦凡,陈斌,阿仁.2006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7(1):20-27. 被引量:23
-
9谭天.试论我国传媒经济的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22-127. 被引量:15
-
10陈力丹,闫伊默.新闻真实与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J].新闻传播,2007(7):9-12.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24
-
1李瑛琦.虚假新闻的话语实践分析——基于受众心理需求的视角[J].新闻传播,2020(9):46-48.
-
2陈曦.浅谈自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J].新闻研究导刊,2021(4):58-59. 被引量:3
-
3韩卫红.心理预设对新闻真实的消极影响[J].青年记者,2013(8):32-33. 被引量:1
-
4王凤梅.谨防刻板成见使人物报道走入误区[J].新闻传播,2013(5):66-68.
-
5郭淑娟.社会性媒体中的新闻伦理反思[J].新闻界,2013(13):43-46. 被引量:3
-
6刘云霄,蒋来水.Web2.0时代假新闻的新特征及应对——以大公报“北京‘的哥’奇遇”虚假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3(14):29-30. 被引量:1
-
7商亚美.基层政策实施中媒体职责探究——以贵阳云岩区土地确权引发离婚潮为例[J].今传媒,2013,21(8):36-37.
-
8李淑芸.细节呈现:实现新闻价值的文本策略[J].今传媒,2013,21(10):116-117. 被引量:1
-
9李莎.假新闻泛滥及规避[J].传播与版权,2013(4):42-43.
-
10张冲,张杰.从马克思“有机的报纸运动”看当前大众媒体的实物与纠偏[J].西部广播电视,2013,34(09X):65-67.
二级引证文献57
-
1王路阳.网络伪新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规制路径研究[J].新闻传播,2022(22):42-44.
-
2李瑛琦.虚假新闻的话语实践分析——基于受众心理需求的视角[J].新闻传播,2020(9):46-48.
-
3潘曙雅,祝宇欢,谢乐滋.中老年人对虚假短视频的识别判断路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23,45(2):127-155. 被引量:7
-
4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阿仁,白红义,江海伦,陈斌.2013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4(1):3-20. 被引量:15
-
5陈玉,崔东宝,王玉飞.浅析新闻伦理对新闻活动的影响和制约[J].知识经济,2014(2):53-53. 被引量:1
-
6王宏.心理预设有违记者职业道德[J].新闻传播,2014(3):175-175.
-
7李婧.浅论大众媒体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坚守[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0):268-269.
-
8张杰.快时代做“慢”新闻——从网络媒体误报李光耀病逝谈起[J].新闻窗,2015,0(3):27-28. 被引量:1
-
9金跃华.论媒体公信力建设与新闻专业精神重塑[J].新闻传播,2015(8):65-67. 被引量:1
-
10靳勇.关于记者“被人当枪使”一说的思考[J].新闻知识,2015(9):111-112.
-
1陈斌,贾亦凡.2002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3(1):27-33. 被引量:23
-
2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白红义,江海伦,陈斌.2015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6(1):4-15. 被引量:19
-
3李春频.世纪末,中国报刊整合出击[J].经济论坛,1999(8):9-10.
-
4崔文斐.由2006年十大假新闻想到的[J].青年记者,2007(12):27-27.
-
5刘燕.大数据浪潮袭来:坐观?还是出击![J].中国科技财富,2013(3):6-7.
-
6王媛.从新闻客观性出发看假新闻——以《新闻记者》评选2009年十大假新闻为例[J].东南传播,2010(2):65-68. 被引量:2
-
7张瑜.主动出击,为读者服务[J].旅游纵览,2014(4):112-112.
-
8杨保军.认清假新闻的真面目[J].新闻记者,2011(2):4-11. 被引量:35
-
9重庆电视台影视频道《巴山剧场》破冰出击[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3):78-78.
-
10李春频.世纪末,中国报刊业整合出击[J].决策与信息,1999(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