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混合方法研究在设计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
2
Practice of Mix Method Research in Design Studi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设计研究是一项复杂和多学科的创造性活动,目前的主要设计研究方法偏重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个是和设计学科的特殊性相矛盾的,本文通过设计实践中使用混合方法研究来验证引入混合方法研究到设计研究中的必要性。
作者
向威
机构地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设计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3
1
Herbert Simon,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Cambridge. MIT Press, 1996, p112.
2
Herbert Simon,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Cambridge. MIT Press, 1996, p113.
3
赵江洪.
设计和设计方法研究四十年[J]
.装饰,2008(9):44-47.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41
1
吕小辉,张斌.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环境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装饰,2023(7):136-138.
被引量:5
2
赵得成,刘宁.
基于环境因素的西北农村地域性设计研究[J]
.中国包装,2009,29(6):29-36.
3
王宏昌.
抽象变形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一个理容店的设计过程[J]
.装饰,2010(8):108-109.
被引量:1
4
江汝南.
从高级时装到成衣产品的衍生设计方法[J]
.纺织导报,2011(6):92-93.
5
董雅,夏缘缘.
设计以何种方式呈现——广义设计观下的多维求解[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40-143.
被引量:2
6
鹿熙军,赵得成,陈永泰.
论设计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J]
.中国包装,2013,33(9):19-23.
7
余从刚,朱璐莎.
品牌特征到产品造型的映射研究[J]
.包装工程,2014,35(16):1-4.
被引量:6
8
王巍,李昱娇.
基于土家织锦符号化图形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
.文艺评论,2015(9):138-141.
被引量:38
9
孙猛.
初探环境艺术设计中“学”与“用”的方法论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3):194-194.
10
余从刚,赵江洪.
数据驱动的两种产品设计模式[J]
.包装工程,2016,37(4):112-11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3
1
罗仕鉴,潘云鹤.
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2007,43(3):8-13.
被引量:241
2
刘溪涓,刘镝时.数字化设计制造应用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皮永生.
人机与人文——产品设计的人性化探讨[J]
.装饰,2009(1):127-129.
被引量:9
4
李月恩,王震亚,李大可.
感性工程学理论研究及产品开发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6):168-172.
被引量:8
5
王焱,柳冠中.
评析四种不同的设计方法论[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2):71-74.
被引量:29
6
王怡濛.
论感性工学的心理基础:集体无意识[J]
.艺术百家,2010,26(A01):148-150.
被引量:5
7
李琳,薛艳敏,张磊.
机构置换设计方法研究[J]
.包装工程,2010,31(20):7-10.
被引量:4
8
朱彦,于忠海,王廷军,王琦,周志勇.
护理机器人的工业设计[J]
.机械设计,2010,27(10):1-4.
被引量:7
9
刘胧,汤佳懿,高静.
基于感性工学工作流程的汽车内饰设计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10(11):94-98.
被引量:20
10
孟瑞,王小平,王伟伟,杨延璞.
基于感性工学的油罐车设计评价方法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11(9):28-3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2
1
孙文涛,董斌.
产品设计中逆向工程技术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2014,35(12):80-83.
被引量:17
2
朱彦.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外形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5,36(14):50-54.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倪晴,高瞩,林靖朋.
基于感性工学的老年轮椅造型设计研究[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0(4):172-175.
被引量:2
2
吴国强,程鲲.
基于感性工学的老年休闲产品造型设计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18,0(2):211-213.
3
王年文,王剑.
面向感性需求的家庭服务机器人造型设计研究[J]
.机械设计,2018,35(11):111-116.
被引量:23
4
戚娜,李刚.
基于逆向工程的4G标准化设计系统研究[J]
.移动通信,2015,39(12):43-47.
5
周小东,成思源,杨雪荣,王乔,吕瑟.
基于参数化逆向建模的仿真优化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5(11):13-15.
被引量:5
6
熊骏伟,刘全香.
基于物体表面变化的点云自适应切片算法[J]
.包装工程,2016,37(5):167-171.
被引量:3
7
周小东,成思源,杨雪荣,蔡闯,李硕.
基于逆向工程的参数化优化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6(3):37-40.
被引量:10
8
陈旭.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用电器设计研究[J]
.包装与设计,2016,0(4):118-119.
9
朱彦,陈刚.
基于感性工学和BP神经网络的服务机器人头部形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6,37(14):63-67.
被引量:14
10
常瑜,刘宝顺,唐琳.
基于感性意象的电动扫地车造型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6,37(20):84-89.
被引量:3
1
蒋逸民.
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09(10):27-37.
被引量:35
2
丛森滋,葛晓红.
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J]
.棉纺织技术,2005,33(11):39-41.
被引量:10
3
陶旭,李一杉.
混合方法研究的国际态势及其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基于2006-2015年混合方法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
.大学(研究),2016(3):55-68.
被引量:2
4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10).
5
张白露.
自然肌理对染织设计的美学启示[J]
.明日风尚,2016,0(16):59-59.
6
解艳芳,鄢芙蓉,郑凤云.
Tencel精梳棉珍珠纤维赛络纺针织纱的开发[J]
.棉纺织技术,2011,39(1):48-50.
被引量:11
7
赵向阳.
采用新型针布加装分梳件提高生条质量[J]
.纺织科技进展,1994,0(1):29-31.
8
盛庆石.
地毯用竹节纱的生产实践[J]
.棉纺织技术,2011,39(9):43-45.
被引量:1
9
吴爱玲,陈文娟,赵西涛.
高支高密防羽布的生产实践[J]
.陕西纺织,2009(2):34-35.
10
徐继宠,顾维铀.
针织机械各显神通,迎合下游市场需求[J]
.纺织导报,2009(8):57-58.
装饰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