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牛河梁出土鸟兽纹玉佩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出土的鸟兽纹玉佩是鲜有的异类动物合雕题材,玉佩中的"鸟"代表天上的猛禽猫头鹰;"兽"应是地上的猛兽野猪。二者一下一上结合在一起,表示了天地交合的设计理念。鸟兽纹玉佩整体表现了天地交泰、阴阳和谐的文化内涵。
作者
董婕
朱成杰
机构地区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师专学报
出处
《理论界》
2012年第12期195-197,共3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牛河梁
鸟兽纹玉佩
天地交泰
阴阳和谐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孙守道,郭大顺,辛占山,方殿春,张克举,李新全,孙祖初,朱达,王爽,杜志刚,胡国富,吴亚成,穆启文.
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一号冢石棺墓的发掘[J]
.文物,2008(10):15-33.
被引量:24
2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红山文化积石冢中心大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8 (10): 6.
3
北京艺术博物馆.时空穿越[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47.
4
杨伯达.
关于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墓葬出土玉器的解读——东北古夷玉巫教探析[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5):52-72.
被引量:2
5
朝阳市文化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遗址[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6
朱成杰.
红山“神玉”与奥运会徽[J]
.中华文化画报,2008,0(4):74-79.
被引量:1
7
冯时.
红山文化三坏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J]
.北方文物,1993(1):9-17.
被引量:60
8
杨伯达,郭大顺,雷广臻.古玉今勒[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219-23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方殿春,魏凡.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
.文物,1986(8):1-17.
被引量:213
2
董文义,韩仁信.
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J]
.考古,1987(6):507-518.
被引量:118
3
李恭笃.
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J]
.考古,1986(6):497-510.
被引量:124
4
方殿春,刘葆华.
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
.文物,1984(6):1-5.
被引量:158
5
郭大顺,张克举.
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4(11):1-11.
被引量:277
6
甸村.
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J]
.文物,1997(8):4-8.
被引量:41
7
朱达.
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97(8):9-14.
被引量:52
8
朱达,吕学明.
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筒形器墓的发掘[J]
.文物,1997(8):15-19.
被引量:21
9
魏凡.《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三地点积石冢石棺墓》[J].辽海文物学刊,1994,(1).
10
杨伯达.
黄帝受命有云瑞 夷巫事神琢瑞云[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1):114-122.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84
1
韩建业.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4):80-91.
被引量:8
2
郝红星.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演变路径[J]
.东方博物,2023(3):99-107.
3
刘国祥.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S1):63-77.
被引量:5
4
郭治中.
红山文化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1):45-53.
被引量:8
5
刘国祥.
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1):43-51.
被引量:6
6
冯时.
殷卜辞四方风研究[J]
.考古学报,1994(2):131-154.
被引量:49
7
王闯.
红山文化研究新视角——从之字纹筒形罐施纹风格层面考察[J]
.草原文物,2013(2):79-86.
8
徐昭峰,刘兆霖,尤彦婷.
红山文化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管理[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707-713.
被引量:5
9
刘国祥.
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J]
.文物,2001(9):52-63.
被引量:11
10
刘国祥.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113-122.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5
1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粱红山文化第二地点一号冢石棺墓的发掘[J].文物,2008(10):18、29.
2
邓聪.讲座《玉器的诞生:亚欧大陆史前认知革命与玉文化起源.2014年6月10日.中国社会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3
刘国祥.兴隆洼文化玉块及相关问题研究[A].刘国祥,于明.名家论玉(一)--2008绍兴"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c].科学出版社,2009:31.
4
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A].东北考古论文集[c].科学出版社,2004:212-227.
5
刘洪宇.牛河梁:见证中华文明起源--访问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考古学家郭大顺[N].辽宁日报,2006-06-06.
引证文献
1
1
董婕.
牛河梁红山文化玉器与礼制文化探析[J]
.理论界,2015(7):152-1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文轶.
辽西地区史前玉礼的起源与演进[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3):153-160.
被引量:2
2
董婕,朱成杰.
君子国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考释[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4):15-21.
1
孙柏楠.
试论牛河梁遗址蕴含的传统文化核心思想[J]
.理论界,2013(2):204-206.
被引量:1
2
刘建.
汉画体现的阴阳和谐理念[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617-621.
被引量:2
3
雷广臻.
红山文化与社会管理[J]
.理论界,2013(1):196-197.
被引量:1
4
吴名.
女娲是否真有其人?[J]
.中国老区建设,2007(7):52-52.
5
马晓燕.
一块玉佩[J]
.吐鲁番,2006(2):77-79.
6
徐文宁.
玉佩的“衔瑞”文化[J]
.艺术市场,2008(5):86-87.
7
董婕,朱成杰.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普遍价值研究[J]
.理论界,2017(1):41-47.
被引量:1
8
董婕.
牛河梁红山文化玉器与礼制文化探析[J]
.理论界,2015(7):152-156.
被引量:2
9
梁黎,李林霞.
中西异质文化语境下的“阴阳和谐”与“双性同体”[J]
.中华文化论坛,2015(2):125-130.
被引量:1
10
杨秀梅.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
.卷宗,2012(12):64-64.
被引量:1
理论界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