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董仲舒的名性论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董仲舒的名性论将人人同一之性与中民之性相混同 ,是造成其人性论研究长期异说纷纭的症结所在。多年无人认识到这一点 ,说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中存在方法论问题。
作者
黄开国
出处
《天府新论》
2000年第5期42-46,共5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董仲舒
名性论
哲学思想史方法论
人性论研究
分类号
B234.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41
1
沈珠鑫.
关于儒家情性“形而上”的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2007(3).
2
郑杭生,江立华.
论中国古代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8-22.
被引量:10
3
富丹江.
故宫建筑与传统中和思想[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42-45.
被引量:2
4
刘婉华.
论儒学经权观对中国古典建筑观念的影响[J]
.齐鲁学刊,2004(5):32-36.
被引量:3
5
崔亨植.
关于宋代新儒家伦理论中“诚”的概念[J]
.东岳论丛,2000,21(6):110-114.
被引量:1
6
余开亮,蔡永海.
古代气论的三种形态及其美学意蕴[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69-72.
被引量:3
7
马云志.
论儒家政治文明[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80-86.
被引量:2
8
李军靖.
秦汉之际治政方略的变革与调适辨析——从历史观和道德观的双重透视中考察[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55-59.
被引量:2
9
黄首晶,李松林.
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23-26.
被引量:3
10
李宜春.
《春秋》经传与汉代政治[J]
.理论学刊,2006(2):92-95.
同被引文献
24
1
陈玉森.
董仲舒“性三品”说质疑[J]
.哲学研究,1980(2):52-57.
被引量:8
2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
《春秋繁露·正贯》.
4
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
5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1.
6
张德胜.儒家伦理的秩序情结[M].台北:台湾巨流出版公司,1993.
7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3-114页.
8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7页.
9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10
朱克良.《“教化”含义初探》[J].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3).
引证文献
3
1
周春兰.
“性未善”:董仲舒教化思想的逻辑起点[J]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5):36-38.
被引量:1
2
康喆清.
董仲舒人性学说的重新诠释——对“性三品”说的质疑[J]
.前沿,2011(18):20-24.
被引量:1
3
蔡新乐.
训诂见英译:以《中庸》21章为例[J]
.中国比较文学,2022(2):134-15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周晓红.
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的基础——“性三品”与社会化思想[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3(4):53-55.
2
魏彦红.
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述评[J]
.衡水学院学报,2017,19(1):70-79.
被引量:4
1
唐能赋.
“经济人”与“道德人”异同辨[J]
.天府新论,1996(1):49-52.
被引量:5
2
王健,潘丽.
荀子性恶论之探微[J]
.东方企业文化,2011(2X):98-98.
被引量:2
3
王健,潘丽.
浅论孟子“性善论”[J]
.东方企业文化,2011(2X):221-221.
4
黄开国.
董仲舒的人性论是性朴论吗?[J]
.哲学研究,2014(5):34-38.
被引量:17
5
韩国良.
走出老子本体论与人性论研究的误区[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4):25-26.
6
格.孟和.
论邓小平理论与研究蒙古族哲学思想史方法论[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10):24-29.
被引量:3
7
王俊杰.
荀子性恶论中的哲学蕴涵及积极意义[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1):73-74.
被引量:1
8
方国根.
原儒人性论研究的新拓展——读《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J]
.哲学研究,2008(11):122-124.
9
沈亚生,杨琦.
我国当代人性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中华文化论坛,2014(4):137-137.
10
李文娟.
比较哲学视野下的孟子人性论研究——以安乐哲的孟学思想发展为主线[J]
.现代哲学,2015,0(3):123-128.
被引量:1
天府新论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