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42,共3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参考文献3
-
1查尔斯·M·萨维奇.《第5代管理》,谢强华等译,珠海出版社.1996年版本译出.
-
2余潇枫编著.《比较行政体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
-
3付浙铭编著.《培训金典》.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3月.
同被引文献11
-
1陈树军,谢伟.高校共青团工作新趋势[J].青年探索,1998(6):23-24. 被引量:1
-
2陆欣,徐承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J].中国冶金教育,2000,5(3):41-43. 被引量:1
-
3赵永吉.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4):25-27. 被引量:8
-
4杨永红.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的作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1):75-77. 被引量:11
-
5孙体楠.加强高校共青团创新工作 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南方论刊,2007(3):65-66. 被引量:5
-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
-
7唐伟.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06-109. 被引量:9
-
8冷开振.浅谈新时期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方法和途径[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1):164-165. 被引量:2
-
9张志伟,吴冬梅.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高校共青团工作[J].高等农业教育,2000(6):80-83. 被引量:3
-
10徐军伟,孙黎明,周秋江.高校共青团工作运行新模式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4):59-61.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6
-
1魏伟.关于高校共青团构建大学生服务体系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B12):238-240. 被引量:2
-
2黄芮弘.努力建设一支精干的高校学生团干队伍[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713-714.
-
3郭良.高校共青团建设中基层团建的重要性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4):188-189.
-
4熊继承.学生社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着力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0):84-86.
-
5王婷婷.注重内涵 突出特色 改革创新 和谐发展——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探索和思考[J].才智,2009,0(29):251-252. 被引量:2
-
6毕建永.对高校共青团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的思考[J].吉林教育(教研),2007(3):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谭敬康,何婧云.高校共青团干部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4):191-192.
-
2马雪迎.浅谈团学干部的培养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226-227. 被引量:4
-
3袁新.共青团校地合作模式创新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2):9-9. 被引量:1
-
4费源富.浅谈乡村中学团委工作现状及组织管理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24):312-312.
-
5严永祥.关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的探索[J].长江丛刊,2017,0(17):169-170.
-
6邓晰予.新形势下对电力企业共青团工作改革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8,0(8):75-75.
-
1张梅.对整合党的执政资源的分析与思考[J].世纪桥,2007(6):30-31.
-
2肖唐镖.当代中国政治改革与发展的体制资源——对地方官员的一项初步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4):70-74. 被引量:11
-
3厉有国.“三三制”:中国共产党开发执政资源的伟大创举[J].理论导刊,2007(5):8-11. 被引量:1
-
4唐元松.论民主政治体制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求索,2008(2):71-73.
-
5梁平,陈焘.群体性事件:“老问题”与“新动向”的交织与治理策略——基于H省的实证调研[J].河北法学,2013,31(5):38-48. 被引量:7
-
6张首先,王丽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资源与动力基础[J].理论导刊,2010(5):35-37. 被引量:2
-
7刘志雄.关于党的领导现代化的社会生态分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2(1):66-69. 被引量:1
-
8曹蓉.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协商政治的探索和实践[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18-21.
-
9潘丽.论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J].科学中国人,2014(3X):90-90.
-
10张菲菲.侦查权运行现状及其评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26(2):155-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