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中药临床实践中体现的不同性质和治疗作用加以总结。与此同时,药性理论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为方剂学中的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
作者
黄品佳
机构地区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229-230,共2页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药性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治疗作用
临床实践
运动规律
方剂学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11
1
欧阳兵,王振国,王鹏,周霞.
“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及其论证[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3):154-156.
被引量:28
2
金勇,俞仲毅,王博,陆敏.
中药“五味”作用的形态学基础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3):67-71.
被引量:7
3
查青林,余俊英,余飞,郑光,郭洪涛,吕爱平,于峥,姜淼.
基于代谢相关MeSH词文本挖掘分析治疗咳嗽中药五味分类的生物学特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7):616-618.
被引量:9
4
郭顺根,牛建昭,贲长恩,王德福,丁绍凤.
^3H—川芎嗪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3):17-21.
被引量:54
5
许福泉,管华诗,冯媛媛,郭雷,阎斌伦.
基于化学成分的中药归经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97-199.
被引量:6
6
罗集鹏.生药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06.
7
周刚,徐刚,龚千峰.
浅探中药升降浮沉传统理论的形成方法——试探法[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1,24(1):15-16.
被引量:4
8
周福生,赖小平,许仕杰,陈建南,陈冠林.
中药药性理论模型化表征方法研究思路[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2):229-233.
被引量:13
9
沈志冲.
药性理论的临床中药分类体系建设[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100-100.
被引量:2
10
王耘,史新元,张燕玲,刘颖,乔延江.
系统生物学意义下的中药研发与药性理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1):39-43.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周俊.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9,15(1):7-12.
被引量:5
2
张兰凤,王阶,王永炎.
方证对应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8-10.
被引量:71
3
李信民,杨晓峰,王花娥.
单味药性五味与归经关系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94-695.
被引量:8
4
代春美,肖小河,金城,王迪,赵艳玲.
微量热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05,36(10):1575-1577.
被引量:9
5
罗国安,梁琼麟,张荣利,王义明,刘清飞,胡坪.
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兼析清开灵复方物质基础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1):6-15.
被引量:63
6
王博,俞仲毅,陆敏.
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研究(一)[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1):51-53.
被引量:10
7
俞仲毅,王博,陆敏.
中药“四性”对器官组织机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4):1-3.
被引量:17
8
王华楠.
浅谈中药的性、能、效[J]
.国医论坛,2006,21(4):11-12.
被引量:4
9
Mei Ai CAO Xiao Bai SUN Pei Hua ZHAO Cheng Shan YUAN.
Two New Antibacterial Flavanones from Sophora flavescens[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6,17(8):1048-1050.
被引量:5
10
俞仲毅,王博,陆敏.
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研究(二)[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32-3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33
1
王耘,张燕玲,史新元,乔延江.
中药信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3(2).
被引量:1
2
史磊,曹思思.
基于利水功效组群药物的中药药性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4):10-13.
被引量:2
3
孙冰.
中药归经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1):2-6.
被引量:4
4
乔成栋.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现状与进展[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1):58-60.
被引量:9
5
李金忠.
低分子右旋糖酐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19(2):103-105.
被引量:3
6
郭顺根,贲长恩,牛建昭,王德福,丁绍凤.
^3H—川芎嗪在动物体内分布与排泄的定量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4):22-25.
被引量:38
7
郭顺根,牛建昭,贲长恩,王德福,丁绍凤.
^3H—白首乌总甙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显微放射自显影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5):17-20.
被引量:7
8
梁爱华,薛宝云.
归经实验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58-60.
被引量:6
9
黄鹏,李新华,张红,熊玉卿.
磷酸川芎嗪滴丸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6):445-448.
被引量:12
10
吉宁飞,殷凯生.
川芎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3):270-27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86
1
李磊.
川西獐牙菜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52-55.
被引量:5
2
黄丽萍,彭淑红,蒙晓芳,胡强,张甦,余日跃,刘红宁,孙建宁.
6种寒性中药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4):3255-3258.
被引量:31
3
黄璐琦.
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方向[J]
.中药与临床,2011(2):1-3.
被引量:19
4
王世盛,徐青,肖红斌,刘秀梅,杜昱光,韩秀文,梁鑫淼.
抱茎獐牙菜中的苷类成分[J]
.中草药,2004,35(8):847-849.
被引量:27
5
易宁育,夏宗勤,胡雅儿,吕志良,向荣.
一些滋阴助阳药调整β肾上腺素受体cAMP系统及M胆碱受体cGMP系统间失平衡的分子机理[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6):10-12.
被引量:18
6
谭沛,刘永漋,侯翠英.
紫红獐牙菜中紫药苦甙的结构[J]
.药学学报,1993,28(7):522-525.
被引量:17
7
罗跃华,聂瑞麟.
紫红獐牙菜的单萜环烯醚甙[J]
.云南植物研究,1993,15(1):97-100.
被引量:8
8
何廷农,薛春迎,王伟.
獐牙菜属植物的起源,散布和分布区形成[J]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6):525-537.
被引量:25
9
杨慧玲,刘建全.
9种“藏茵陈”原植物中的7种有效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05,36(8):1233-1237.
被引量:28
10
欧阳昌汉,吴基良,陈金和.
黄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5):13-1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李文兰,张秀丽,隋峰,戴丽,霍海如,姜廷良.
中药性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2):227-230.
被引量:35
2
李学林,高晓洁,刘瑞新,刘培,杨国营,侯士良.
试论中药药性理论的整体性[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6):2038-2041.
被引量:20
3
林泊然,孙钟毓,聂磊,张梦琪,杨继元,马晓博,赵冰,李连,孙菁,臧恒昌.
藏茵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12):99-10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凌霄,王盼盼,马静,李学林,孟菲,张博.
临床功效反推法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作用[J]
.中医杂志,2020,61(5):396-399.
被引量:5
2
韩满琦.
马太效应与邮市投资[J]
.生意与市场,2000(1):33-33.
3
陈昭,曹燕凤,何帅兵,乔延江.
基于药性理论的清热药功效分类模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5):2107-2111.
被引量:8
4
闫波,孙国祥,孙万阳,迟晗笑.
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研究方法与思路[J]
.中南药学,2016,14(6):572-580.
被引量:16
5
孟子晗,孙伟宁,付晓芸,周霞,万军.
中药“苦味”产生机制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6,32(4):537-540.
被引量:11
6
张志强,孟欣桐,苗明三.
基于中药临床药理的药性理论研究[J]
.中医学报,2017,32(2):237-241.
被引量:17
7
吕云霞,周晨婷,汪鑫,申俊龙.
中药传统分类与命名文化的认知图式分析[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6):95-97.
被引量:4
8
王文欣,杜武勋.
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及相关性研究探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4):61-63.
被引量:15
9
戴逸飞,霍海如,王朋倩,张淼,隋峰.
基于系统药理模式挖掘中药寒热药性的关键靶标和疾病网络[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521-526.
被引量:15
10
章明,翁美芝,吴超,周莹,黄鑫,尹春胜,彭淑红,朱卫丰.
花椒对利血平所致虚寒证大鼠骨骼肌Cox4i1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4):1532-1537.
被引量:2
1
胡一莉.
《内经》“火郁发之”内涵和实践价值[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150-1152.
被引量:9
2
陈清光,许家佗.
亚健康状态及其客观评价与量化诊断的研究概述[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1):79-82.
被引量:13
3
周景贵.
浅析“病机十九条”中‘诸厥固泄,皆属于下’[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3411-3411.
被引量:1
4
程昭寰.
论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
.中医杂志,1997,38(3):136-140.
被引量:9
5
孟庆云.
命门学说的理论源流及实践价值[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7):483-485.
被引量:15
6
鲁明源.
《内经》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及实践价值[J]
.中医药信息,2008,25(5):5-6.
被引量:10
7
张燕.
外敷治疗骨质增生34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52-53.
8
林海波,李爱青,余伯亮.
《伤寒论》针灸学术思想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8):1577-1579.
被引量:4
9
吕玉萍,安丰辉,吕玉红,王文萍.
肿瘤中医病机各家杂谈[J]
.环球中医药,2010,3(3):225-226.
被引量:13
10
程昭寰,王永炎.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J]
.中医杂志,2002,43(3):165-167.
被引量:20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