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科技犯罪的特点规律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研究高科技犯罪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高科技犯罪技术的特点和规律 。
作者
徐向群
机构地区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5期146-149,共4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基金
省社科规划课题<互联网犯罪及其预防控制体系>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高科技犯罪
特点
规律
防控对策
分类号
D917.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2
巴特雷:《数字化犯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浙江省公安厅刑事案件统计表(1994—1998)。
共引文献
2
1
徐岱.
走向人学的美学──论当代审美理论的“阿基米德点”[J]
.文艺研究,2001(5):37-44.
被引量:8
2
肖峰.
信息的实在性与非实在性[J]
.哲学研究,2010(2):94-10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
1
刘广三,吴长征.
犯罪进化论[J]
.法学评论,2002,20(1):51-57.
被引量:3
2
崔杰.
计算机犯罪特点初探[J]
.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4):43-45.
被引量:2
3
徐荣林,承中力.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贪污犯罪的防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1999,18(6):51-52.
被引量:2
4
蒋朝栋.
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预测和基本对策研究[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0,12(1):27-30.
被引量:1
5
李宏斌.
理论与实践关系认识的再深化[J]
.学理论,2012(27):5-7.
被引量:3
6
郭晓晶,何倩,张冬梅,许金芳,贺佳.
综合运用主客观方法确定科技评价指标权重[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0):64-67.
被引量:77
7
蓝蔚青.
跳出治安抓“平安”,走出建设新路子[J]
.杭州,2013(8):45-45.
被引量:1
8
黄京平,石磊.
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J]
.法学论坛,2000,15(6):16-23.
被引量:6
9
王阳.
从“精细化管理”到“精准化治理”--以上海市社会治理改革方案为例[J]
.新视野,2016(1):54-60.
被引量:103
10
陈潭.
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的创新转向[J]
.行政论坛,2016,23(6):1-5.
被引量:95
引证文献
5
1
张磊.
论制度因素在预防计算机职务犯罪中的重要作用[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1):21-24.
2
张磊.
论制度因素在预防计算机职务犯罪中的重要作用[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B12):48-50.
3
肖剑鸣,郑晓峰.
犯罪形态演化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5):14-19.
被引量:3
4
聂英斌,卢建军.
新时代中国警察学理论创新发展论纲[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5):112-121.
被引量:2
5
卢建军,孙燕飞.
论以指数测评实现平安建设的精准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18-12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迟君辉,吴波.
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厘清[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1-34.
被引量:2
2
杜雄柏.
维护一个传统的信条——对犯罪学研究“三段论式”的否定之否定[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1):113-116.
被引量:1
3
王祉淇.
探析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资讯,2017,15(10):188-188.
4
吴海荣.
西方警事科学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2,34(2):95-105.
5
汪前臣.
以监狱警察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文献分析[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23(2):63-68.
被引量:1
6
柴龙,齐晓亮.
社会治理法治化视域下平安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然选择[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5):67-73.
被引量:2
7
徐晓晨.
共同缔造:社会安全治理共同体的建构路径[J]
.中国西部,2023(5):108-119.
1
叶高峰,程应需.
试论毒品犯罪执法中的刑事司法协助[J]
.法学家,1996(3):32-35.
2
黄震海.
略论打击、控制和预防经济犯罪的对策[J]
.实事求是,1995(2):54-56.
3
陈茵明.
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缓诉制度[J]
.法制与经济,2003,12(2):17-18.
4
徐柏梅.
我国引进暂缓起诉制度必要性的探讨[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60-63.
被引量:1
5
袁慧.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犯罪原因及其对策[J]
.科教文汇,2007(07X):139-139.
6
王娟,卢山.
现代社会犯罪防控理念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07(2):116-120.
被引量:1
7
江晓红.
试论职务备犯罪的危害性[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5(1):60-62.
8
柏枫,段卓廷,丛龙飞.
网络时代背景下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对策研究[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7,19(3):25-29.
9
张晓莉.
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问题[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5(1).
被引量:1
10
刘宁.
对我国现行刑罚体系的评析及其发展趋势[J]
.湘潮(理论版),2014(4):51-51.
浙江社会科学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