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时期中国民俗学论纲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时期中国民俗学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 ,它与国际民俗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在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同时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展望未来 。
作者
叶涛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58-66,共9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民俗学
研究
成就
不足
发展趋势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5
参考文献
24
1
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等译.《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2
《歌谣》(一)."发刊词".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影印出版,1985年11月.
3
《民俗》(影印本)合订本第一册.《民俗》第四期,上海书店印行,1983年12月.
4
叶涛.
钟敬文教授访谈录[J]
.民俗研究,2000(1):26-36.
被引量:5
5
张余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基础》.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
6
杨堃.《社会学与民俗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7
《妙峰山》.顾颉刚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出版.
8
《盂姜女故事研究集》.顾颉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出版.
9
《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10
《中国礼俗迷信》.江绍原著.渤海湾出版社出版.
共引文献
21
1
班运翔.
白马藏族朝格(Sprul Rgan)仪式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00(2):160-189.
被引量:9
2
胡旭晟,肖洪泳.
作为一种立场和方法的法律文化[J]
.法学家,2004(6):38-47.
被引量:8
3
王晓天.
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预言?[J]
.世界民族,2006(2):56-59.
被引量:4
4
王力,王希隆.
东汉时期羌族内迁探析[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3):48-60.
被引量:9
5
吕亚虎,王晖.
马王堆汉墓资料所见之藏胞巫术[J]
.求索,2007(10):205-209.
被引量:2
6
孙艳萍.
古代凯尔特人的祭司“督伊德”探析[J]
.世界民族,2008(1):88-94.
被引量:2
7
王艳荣.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J]
.南方文坛,2009(1):100-102.
被引量:2
8
邹瑞玥.
林纾与周作人两代翻译家的译述特点——从哈葛德小说The World's Desire说起[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2):58-68.
被引量:7
9
陈怀宇.
赫尔德与周作人——民俗学与民族性[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5):54-65.
被引量:15
10
杨朴.
爱情情结和阶级意识的纠葛与冲突——《雷雨》周朴园与侍萍重逢一场戏的精神分析[J]
.文学评论,2010(3):35-4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2
1
岩本通弥,西村真志叶.
“都市民俗学”抑或“现代民俗学”?--以日本民俗学的都市研究为例[J]
.文化遗产,2012(2):111-121.
被引量:17
2
刘铁梁.
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44-48.
被引量:41
3
刘铁梁.
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阶段[J]
.民俗研究,1998(4):81-89.
被引量:22
4
高丙中.
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
.民俗研究,1996(2):6-14.
被引量:51
5
学科发展的新里程跨入新时期的标志——中国民俗学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J]
.民俗研究,1988(4):77-79.
被引量:1
6
刘魁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1-8.
被引量:244
7
刘魁立.
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95-101.
被引量:90
8
叶舒宪.
“地方性知识”[J]
.读书,2001(5):121-125.
被引量:132
9
盛晓明.
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
.哲学研究,2000(12):36-44.
被引量:331
10
刘铁梁.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0-56.
被引量:130
引证文献
5
1
安德明,杨利慧.
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J]
.民俗研究,2012(5):13-22.
被引量:20
2
吕微,高丙中,户晓辉,王杰文,宣炳善,彭牧,韩成艳.
定位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民俗学——“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民俗学前景”笔谈[J]
.民俗研究,2013(4):5-33.
被引量:24
3
黄永林.
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归属及地位的历史与现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4):100-106.
被引量:9
4
徐杰舜.
人类学可以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理论工具[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6):26-30.
5
高丙中.
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J]
.民俗研究,2015(1):5-15.
被引量:37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吕微,高丙中,户晓辉,王杰文,宣炳善,彭牧,韩成艳.
定位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民俗学——“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民俗学前景”笔谈[J]
.民俗研究,2013(4):5-33.
被引量:24
2
黄永林.
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归属及地位的历史与现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4):100-106.
被引量:9
3
雷俊霞.
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3):48-49.
4
高丙中.
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J]
.民俗研究,2015(1):5-15.
被引量:37
5
徐赣丽.
当代民俗传承途径的变迁及相关问题[J]
.民俗研究,2015(3):29-38.
被引量:38
6
谭璐.
当“三套集成”遭遇语境研究——兼论文本研究的当下与未来[J]
.民族文学研究,2015,33(3):5-11.
被引量:2
7
张多.
中国神话研究的民俗学派——杨利慧的神话学思想及其实践[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7-12.
被引量:2
8
游红霞.
民歌的“旅游化”及其开发路径——以恩施民歌《六口茶》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3):31-34.
被引量:3
9
钟俊昆.
从客家祠堂庆典仪式看民间文化的传承价值与机制[J]
.民俗研究,2015(5):54-62.
被引量:11
10
张勃.
风俗与善治:中国古代的移风易俗思想[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5):98-107.
被引量:21
1
鲁讯.
第三届国际民俗学大会在韩国召开[J]
.民俗研究,2000(1):111-111.
2
钟敬文.
当前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侧重点问题——对中国当代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之一[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3):6-10.
被引量:6
3
肖业.
第二届国际民俗学大会在韩国召开[J]
.民俗研究,1998(1):90-90.
4
乔天碧.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记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J]
.民主,1995,0(7):25-27.
5
宫曙光.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当代陋俗畸态曝光录[J]
.健康大视野,1994,0(6):30-32.
6
西村真志叶,岳永逸.
民俗学主义的兴起、普及以及影响[J]
.民间文化论坛,2004(6):70-75.
被引量:21
7
西村真志叶.
民俗学主义:日本民俗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以《日本民俗学》“民俗学主义专号”为例[J]
.民间文化论坛,2007(1):58-66.
被引量:12
8
乌丙安.
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思路和模式的思考[J]
.四川戏剧,2013(7):19-22.
被引量:12
9
王杰文.
寻找“民俗的意义”——阿兰·邓迪斯与理查德·鲍曼的学术论争[J]
.西北民族研究,2011(2):205-211.
被引量:7
10
户晓辉.
第6届国际民俗学暑期培训班侧记[J]
.民族文学研究,2003,21(2):107-110.
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