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国时期党化教育的牺牲者郭秉文与东南大学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民国时期的党化教育是在"以俄为师"的过程中引进中国的。它的引进不仅使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学统几近中断,还直接阻碍了中国现代大学良性生态的正常形成,广东(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以及郭秉文等众多为中国现代大学建立殚精竭虑的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成为牺牲者。以政治逻辑替代并驾驭大学逻辑是党化教育的逻辑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中国社会因缺少真正的大学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逆向循环,这本身又成为党化教育的社会后果。
作者 储朝晖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9-170,共12页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杨天石:《胡适与杨杏佛》.
  • 2张耀杰:《20年代的东大学潮与郭秉文》,ht-tp://www.aisixiang.comdata7278.html.
  • 3吴俊生:《业师郭鸿声先生教泽追思录》, 《郭秉文先生纪念集》,台北:中华学术院,1971年.
  • 4陶行知:《党化运动与国家教育》,《申报》,1925年1月16日.
  • 5陶行知:《对于解决东南大学问题之意见》,《申报》,1925年10月11日.
  • 6《东南大学全体学生宣言》, 《南大百年实录·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 7《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大学院公报》第一年(1),1928年,第26-29页.
  • 8《和平建国纲领草案》,陕西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1月24日.
  • 9许小青:《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
  • 10《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各委员会名单等》.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24

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