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编剧的剧场性思维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剧本的第一属性是剧场性,编剧的剧场性思维对当前的戏剧创作有着重要作用,回归剧场性就是使戏剧回归本体。在中国当代剧作家中,曹禺和高行健的剧场性思维是各具代表性的,他们一个是站在观众欣赏的角度,顺应戏剧的制约,通过娴熟、高超的戏剧技巧,在制约中去创造;一个是借助更自由的想象力,去创造性地在剧场中获得自由和解放。
作者
杨军
机构地区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Journal of Yunnan Arts University
关键词
编剧
剧场性
想象力
创造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阎立峰.
论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中的剧场性[J]
.浙江学刊,2002(3):209-213.
被引量:6
2
(日)河竹登志夫著,丛林春译.戏剧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3
曹禺.日出·跋[M]//曹禺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197.
4
曹禺.编剧术[M].曹禺全集,第5卷.
5
威廉·阿契尔著,吴钩燮,聂文杞译.剧作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6
高行健.论戏剧观[J].戏剧界,1983,(1).
7
高行健.《现代戏剧手段》[J].随笔,1983,(1).
8
高行健.谈剧场性.随笔,1983,(2).
9
林克欢.高行健的多声部与复调戏剧[A].高行健戏剧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2
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95.
3
乔治·贝克 余上沅 译.《戏剧技巧》[M].上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4
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5
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燮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第41页。
6
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三),象禺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
7
托尔斯泰:《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杨周翰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04页。
8
B.E.哈里泽夫:《戏剧论》,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03页。
9
肖伯纳:《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323页。
10
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陈秋峰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7页。
共引文献
21
1
林婷.
两种距离与两种交流——兼论20世纪80年代戏剧探索[J]
.戏剧艺术,2004(6):35-42.
被引量:1
2
杨文华.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对中国戏剧的深层影响[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4):53-56.
3
胡星亮.
戏剧现代性的追求与失落——新时期戏剧思潮与戏剧运动述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3-90.
被引量:5
4
袁联波.
文学的与舞台的——对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变革的反思[J]
.戏剧艺术,2007(3):101-108.
被引量:1
5
师伟伟.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论曹禺早期剧作的死亡主题[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35-37.
6
胡星亮.
新时期“戏剧观”论争的反思与批判[J]
.学术月刊,2009,41(2):102-108.
被引量:12
7
张小平.
试论中国化之先锋戏剧[J]
.理论月刊,2010(1):130-133.
被引量:3
8
胡星亮.
在中外交融中创造现代民族话剧——20世纪后半叶中外戏剧关系研究[J]
.文学评论,2010(1):106-112.
被引量:3
9
胡星亮.
融入世界戏剧大潮探索与发展--新时期(1977~1989)中外戏剧关系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3):15-22.
10
刘家思.
中外剧场性概念的偏失与辩正[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0(3):61-65.
被引量:1
1
黄振林.
百年话剧舞台:如何改造和转换?[J]
.戏剧文学,2005(6):4-10.
被引量:1
2
金丹元.
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J]
.电影艺术,2007(1):70-75.
被引量:12
3
徐永斌.
回归艺术本体,构建包容自信的中国美术评价体系[J]
.美术,2009(9):92-93.
被引量:1
4
赵大鸣.
跟随历史的脚步(下篇)——当代中国“军事题材”舞蹈创作辨析[J]
.军营文化天地,2010(2):23-25.
5
陈孟昕.
关于当代工笔画的思考[J]
.美术向导,2006(4):16-22.
6
郭美莺.
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J]
.福建艺术,2004(3):44-45.
被引量:6
7
张军虎.
《绒布小兔子》:回归本体的再观看[J]
.中国摄影家,2017,0(1):96-101.
8
司徒立.
我的绘画姿态[J]
.新美术,2014,35(3):9-14.
9
栾布.
色彩美的形式原理探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6):69-72.
被引量:5
10
李水莲.
浅谈戏曲艺术的“情感真实”[J]
.剧影月报,2005(3):55-55.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