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谈编剧的剧场性思维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剧本的第一属性是剧场性,编剧的剧场性思维对当前的戏剧创作有着重要作用,回归剧场性就是使戏剧回归本体。在中国当代剧作家中,曹禺和高行健的剧场性思维是各具代表性的,他们一个是站在观众欣赏的角度,顺应戏剧的制约,通过娴熟、高超的戏剧技巧,在制约中去创造;一个是借助更自由的想象力,去创造性地在剧场中获得自由和解放。
作者 杨军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Journal of Yunnan Arts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阎立峰.论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中的剧场性[J].浙江学刊,2002(3):209-213. 被引量:6
  • 2(日)河竹登志夫著,丛林春译.戏剧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 3曹禺.日出·跋[M]//曹禺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197.
  • 4曹禺.编剧术[M].曹禺全集,第5卷.
  • 5威廉·阿契尔著,吴钩燮,聂文杞译.剧作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 6高行健.论戏剧观[J].戏剧界,1983,(1).
  • 7高行健.《现代戏剧手段》[J].随笔,1983,(1).
  • 8高行健.谈剧场性.随笔,1983,(2).
  • 9林克欢.高行健的多声部与复调戏剧[A].高行健戏剧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 2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95.
  • 3乔治·贝克 余上沅 译.《戏剧技巧》[M].上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 4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 5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燮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第41页。
  • 6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三),象禺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
  • 7托尔斯泰:《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杨周翰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04页。
  • 8B.E.哈里泽夫:《戏剧论》,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03页。
  • 9肖伯纳:《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323页。
  • 10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陈秋峰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7页。

共引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