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原发性痛经是妇女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而无生殖器官明显器质性病变者,中医称"经行腹痛",青年妇女多见。调查显示,原发性痛经发病率在20%~90%之间,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病率为33.1%[1],其中原发性者占36.06%。
作者
韩淑俊
王超
郭冰琳
机构地区
山西省晋中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2期1249-1250,共2页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分类号
R271.113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10
1
张玉焕.
温经汤治疗少女原发性痛经36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7):84-84.
被引量:8
2
李成强.
桃红四物汤治疗妇科疾病10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187-188.
被引量:8
3
刘馨.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进展[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4):65-66.
被引量:44
4
李京枝,田春玲,梁艳.
木香调经胶囊治疗肝郁气滞型月经后期6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25-27.
被引量:6
5
刘丽伟,段雪光.
《金匮要略》温经汤临床应用心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8-9.
被引量:9
6
侯建玲.
行气化瘀汤治疗痛经56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9):1055-1055.
被引量:6
7
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4):2192-2194.
8
周佩云.
蔡连香主任治疗继发性痛经临证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5-6.
被引量:7
9
赵化国.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179-180.
被引量:10
10
白明学.
桂枝茯苓丸的气味配伍和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1219-121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陈衍翠,尹本玉.
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216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4(4):36-36.
被引量:5
2
董秀梅,李希洲,毛天森,王风越,邵立忠.
冷藏厂加工间未婚女工月经情况调查[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5,21(2):111-112.
被引量:5
3
赵薇.
归芍合剂经前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疗效观察[J]
.吉林中医药,1995,15(6):23-24.
被引量:7
4
郑纯,徐杰,徐华雄,魏云.
痛经停袋泡剂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6,3(1):10-14.
被引量:24
5
王琮本 盛燕江.痛经口服液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J].中医杂志,1997,38(7):423-423.
6
陈尚志 施明仙 褚建平.痛经宁治疗痛经13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1984,(6):279-279.
7
徐曼钰.痛经外敷散治疗痛经[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3):21-21.
8
赵之华.麝香风湿油治疗痛经28例[J].北京中医,1985,(5):49-49.
9
李以国 周淑玲.月月舒冲剂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J].中医杂志,1997,38(7):423-423.
10
张玉珍 罗颂平.田七痛经散治疗痛经251例小结[J].新中医,1985,(1):20-20.
共引文献
111
1
王素珍,王翠霞.
王翠霞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0):58-59.
被引量:3
2
吴昀,张志谦.
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427-427.
被引量:1
3
王晓华,闫冰冰.
女大学生痛经80例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1):1025-1025.
被引量:2
4
张琴明,张华,房敏.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2):65-66.
被引量:36
5
褚玉霞,宋晓婕.
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68例[J]
.中医研究,2007,20(1):31-33.
被引量:19
6
金洵,王玲玲.
影响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主要因素探讨[J]
.天津中医药,2008,25(1):42-44.
被引量:5
7
吕俊,何贵翔.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75-76.
被引量:5
8
王芳,程慧莲.
痛经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05-106.
被引量:10
9
乌兰其其格,哈斯毕力格.
原发性痛经的蒙医治疗浅谈[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1):66-67.
被引量:1
10
宋春花,常欣峰,韩立民.
女大学生痛经情况的调查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6):949-949.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2
1
张雷,唐春荣,李大剑.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4):135-137.
被引量:7
2
陈日新,康明非.
一种新类型的疾病反应点——热敏点及其临床意义[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29-30.
被引量:201
3
秦婵娟.
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J]
.吉林中医药,2006,26(10):28-28.
被引量:8
4
陈日新,康明非.
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医杂志,2006,47(12):905-906.
被引量:272
5
陈日新,康明非.
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2007,27(3):199-202.
被引量:27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79-83,96-99.
7
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8
王建冬,何贵翔.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40-41.
被引量:18
9
陈日新,康明非.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
.中国针灸,2008,28(1):44-46.
被引量:317
10
宋燕.
中医内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近况[J]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195-19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吴昀,张志谦.
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427-427.
被引量:1
2
苏淑仪,何金木,王文辉,何强成,陈进杰.
自拟痛经理气活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4例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9-50.
被引量:3
3
夏添.
温经汤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崩漏临床疗效观察[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6):67-68.
被引量:2
4
赵文娟,周丽,屈丽媛,魏绍斌.
魏绍斌辨治痛经经验[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3):344-346.
被引量:3
5
谢秀俊,朱希法,陈日新,石普斌,郑肖,郑嵩,葛腾,蒋行敏.
温和灸不同状态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非随机对照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8,37(8):895-899.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曹佳男,贲定严,李晨静,许雪梅,常小荣,刘迈兰.
足六经不同穴位艾灸过程中对足三里热量传递规律的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9):1571-1578.
被引量:3
2
闫兵,杨卓欣,皮敏,陈鹏典,曾萍萍,林慧媛.
四逆散病机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3):17-20.
被引量:14
3
梁如碧.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6):10-11.
被引量:7
4
邹晴燕,谢小馨,曾榕,陈慧珍.
崩漏的中医诊疗进展[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1):36-38.
被引量:10
5
高雪晶,方剑乔.
隔药灸脐配合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9,38(7):754-757.
被引量:16
6
任菁钰,牟秋杰,王顺,田会玲,杨佳一,汪子栋,刘浩,李志刚.
穴位敏化浅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19,35(7):1-4.
被引量:21
7
周梅,罗佳,陈日新.
陈日新教授“艾灸得气”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J]
.上海针灸杂志,2019,38(11):1290-1294.
被引量:20
8
斯琴高娃,牟秋杰,汉德尔玛,李志刚.
腧穴敏化特性与调控机制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9,35(8):4-8.
被引量:19
9
文胜,蔡章健,赵秀珍.
探讨针灸期间不同艾灸时程对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1):129-130.
被引量:4
10
宋亚静,段彦苍,梁潇,杜惠兰.
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痛经》疗效评价部分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4):413-417.
被引量:24
1
杨全富.
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在生育期妇女痛经的临床运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1,20(3):17-17.
2
丽娜.
治妇女痛经验方[J]
.东方药膳,2010(11):24-25.
3
吴芝兴.
足反射法对妇女痛经止痛10例的体会[J]
.双足与保健,1995,0(2):24-25.
4
李淑真,于健发.
气功治疗妇女痛经疗效观察[J]
.中国气功,1991(5):16-16.
5
安佳岐,张青,王程秀.
补中益气汤新用[J]
.陕西中医,2010,31(1):106-106.
被引量:1
6
付有.
妇女痛经食疗法[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5,0(3):47-47.
7
鞠亚芬,丁大勇.
痛经从肝论治3例[J]
.中国校医,2003,17(5):471-471.
被引量:1
8
茅小学,黄建海.
敷脐疗法20则[J]
.农村新技术,2005(6):45-46.
9
田学同.
四逆散应用举偶[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7):40-41.
10
李兴青,丁翠红.
针刺三阴交穴治疗妇女痛经40例观察[J]
.泰山卫生,2000,24(4):34-35.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