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选用当前小麦生产上应用的三种穗型六个品种进行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品种春化发育属性、分蘖发生和成穗、小花分化和结实、籽粒灌浆速率、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等方面均有差异.在栽培技术途径与措施上应加以区别,扬长避短.半冬性偏冬性品种需比偏春性品种提前播种;多穗型品种需比大穗型品种降低播量;大穗型品种提高产量应侧重于增加光合源;多穗型品种应侧重于增加籽粒库;中间穗型品种需重点提高后期的光合积累.
机构地区 安徽农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3期207-213,共7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王高武,唐建华,吴维中.小麦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特点及其对穗重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1988(02).
  • 2罗春梅.小麦穗部的某些光合性能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05).
  • 3胡承霖,罗春梅.小麦不同部位小穗的花、粒发育特点与单穗生产力[J]安徽农业科学,1985(03).
  • 4罗春梅,胡承霖.小麦开花后穗部同化物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84(02).
  • 5吴纪民.小麦灌浆期物质积累转运动态和分配率[J]江苏农业科学,1983(05).
  • 6钱维朴,黄德明.高产小麦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02).

同被引文献215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3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