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如何认识职务犯罪审讯中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口供的问题 被引量: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出台至今,已历经两次修订,一直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口供。因为对十年文革的恐惧、三次全国性严打的实践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失,导致对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正确地对待。立法上缺乏对侦查规律的研究,简单地将之等同于刑讯逼供,必然导致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应当正确评价刑事审讯中的威胁、引诱、欺骗方法。适度的威胁、引诱、欺骗方法是符合侦查规律的,也是得到国外法例和国内政策的支持的。某种意义上说,适度的威胁、引诱、欺骗就是侦查中审讯谋略的运用。就职务犯罪审讯来说,威胁、引诱、欺骗方法的许可程度相较于普通刑事审讯应该更宽。具体有三个标准:采取模糊语言的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采信,二是采取伪造文书的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排除,三是采取其他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权衡。
作者 陈生平 钱勇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83,共8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新华网刑事诉讼法,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04/content_2543544_5.htm.
  • 2张建伟.“‘威胁、引诱和欺骗’,为何不能删除?”,载《检察日报》2012年2月6日.
  • 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俞金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46页.
  • 4张平扬.“1996:老实点,严打”,载南都周刊网http://past.nbweekly.com/Print/Article/5358-0.shtml.
  • 5冀文海.“2001:中国‘严打’年”,载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3/20020101/640149.html.
  • 6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条文及草案说明.
  • 7[美]波斯纳著 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1、337、135-137、136-137页.
  • 8[美]弗雷德·英博著.《审讯与供述》,何家弘译.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第3页.
  • 9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法学研究,2002,24(4):96-104. 被引量:138
  • 10龙宗智.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是否违法[J].法学,2000(3):20-23. 被引量:108

二级参考文献16

  • 1The Ammericn Law Institute’S Mode of Evidence.
  • 2弗雷德·英博 何家弘.《审讯与供述》[M].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
  • 3[美]乔恩·R·华尔兹 何家弘译.《刑事证据大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页,第346页,第353页.
  • 4波斯纳 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
  • 5弗雷德·英博 何家弘等译.审讯与供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
  • 6波纳斯 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31.
  • 7阿瑟·S·奥布里 但彦增等译.刑事审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71.
  • 8.[EB/OL].http://supreme.1p.findlaw.com/supreme couart/briefs/0l-595/0l-595.met.usa.html.,.
  • 9何家弘.证据论坛(第六卷)[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 10庞兴华:《侦讯谋略》,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8页.

共引文献261

同被引文献92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4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