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2000年第2期46-56,60,共12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同被引文献104
-
1加法尔.克瑞.阿哈曼德,孙俊萍.关于中国伊斯兰文化历史根源的评论[J].回族研究,1999(2):3-11. 被引量:1
-
2陈香白.论中国茶道的义理与核心[J].中国文化研究,1994(3):81-86. 被引量:8
-
3赖功欧.茶文化:自然与人文精神的综合体[J].农业考古,1997(2):41-44. 被引量:3
-
4刘仲宇.儒释道与中国民俗关系述要[J].世界宗教研究,1996(4):24-32. 被引量:6
-
5胡长春,龙晨红,真理.从明代茶书看明人的茶文化取向[J].农业考古,2004(2):119-123. 被引量:5
-
6班班多杰.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51-166. 被引量:15
-
7刘杭.自然的妙味——论明代浙江文人茶及其茶叶文献[J].农业考古,2004(4):55-58. 被引量:2
-
8施兆鹏.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J].茶叶科学,2005,25(1):1-6. 被引量:14
-
9林鸿,姚筠,丁粤红.江西茶叶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5,26(4):212-213. 被引量:4
-
10陈文华.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兼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J].中国农史,2005,24(3):3-1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15
-
1刘书云.日本草庵茶与中国文人茶艺术精神之比较[J].农业考古,2006(5):249-255. 被引量:7
-
2陈瑜,杜晓勤.唐宋文人茶的自然之趣[J].文史知识,2007(4):134-140.
-
3陈瑜,杜晓勤.唐宋文人茶的文化意蕴及其形成过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6):35-44. 被引量:21
-
4贾跃千,宝贡敏,朱建清.再论唐代茶文化兴盛的表象与成因[J].茶叶科学,2009,29(1):72-78. 被引量:10
-
5江敏华,王华清,闵小耘.绿茶与绿茶包装探析[J].包装工程,2009,30(9):170-171. 被引量:5
-
6晏嫦妤,黄静,赵超艺,卓敏.弘扬茶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茶叶通讯,2009,36(4):44-45. 被引量:3
-
7张谦.江西绿茶包装设计中形式美感的思考[J].包装工程,2010,31(4):95-97. 被引量:2
-
8潘洁敏,陈多友.试论东亚地区文化的共性与特性——以天人合一思想在中日两国茶事活动中的不同体现为例[J].东南亚研究,2010(5):50-54. 被引量:1
-
9来玉英.晕象武夷山儒、释、道三教茶礼俗文化[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08-110. 被引量:5
-
10来玉英.试述武夷山茶礼俗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6):60-6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7
-
1黄建华.茶与唐宋文人的精神沟通[J].农业考古,2008(6):167-170. 被引量:1
-
2贾跃千,宝贡敏,朱建清.再论唐代茶文化兴盛的表象与成因[J].茶叶科学,2009,29(1):72-78. 被引量:10
-
3乔楠.论宋代点茶兴起的原因[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1):293-293.
-
4张谦.江西绿茶包装设计中形式美感的思考[J].包装工程,2010,31(4):95-97. 被引量:2
-
5陈炜,王艳晖.基于4P理论的茶艺服饰发展策略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3):125-128. 被引量:4
-
6王莉,范胜男,肖继彬,杨雁淋,刘丽.浅谈茶文化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和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B07):58-59. 被引量:6
-
7潘洁敏,陈多友.试论东亚地区文化的共性与特性——以天人合一思想在中日两国茶事活动中的不同体现为例[J].东南亚研究,2010(5):50-54. 被引量:1
-
8潘洁敏.“天人合一”与中日两国茶文化精神[J].科技信息,2011(29):31-32. 被引量:6
-
9马非.一汲清泠水 高风味有余——武夷山茶博物馆设计[J].新建筑,2012(5):78-81. 被引量:1
-
10刘军丽.明代茶诗与文人茶的艺术精神[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1):12-15. 被引量:2
-
1宋奇康.中国名茶[J].家用汽车,2010(7):126-127.
-
2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在吃的过程中人与人的交往[J].美食与美酒,2015,0(4):72-74.
-
3儒释道与中国玉文化(上篇)[J].中国宝石,2001,0(4).
-
4赖功欧.宗教精神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J].农业考古,2000(4):249-258. 被引量:5
-
5陈艺元.浅谈茶文化与书法艺术的不解之缘[J].福建茶叶,2010,33(5):60-61. 被引量:2
-
6张勇.从紫砂“仿古壶”窥见中国文人的意趣[J].江苏陶瓷,2016,49(6):57-58.
-
7黄韩丹.《中国茶谣》儒释道茶礼中的茶具与道具[J].农业考古,2008(5):59-60. 被引量:4
-
8伍振.爱上福建武夷,恋上“暗香”岩茶[J].家庭百事通,2011(1):44-44.
-
9施由民.试论中国茶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J].农业考古,2003(2):34-37. 被引量:7
-
10茹凤莲,张露.中国茶道“和”的精神研究[J].北方文学(下),2015,0(10):185-1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