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4期14-17,共4页
Seeking Truth
同被引文献54
-
1李晓东.西方文化哲学的理论形态探析[J].唯实,2001(7):3-6. 被引量:5
-
2衣俊卿.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1999(2):51-60. 被引量:18
-
3衣俊卿.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J].求是学刊,1999,26(1):5-12. 被引量:35
-
4丁立群.文化哲学何以存在[J].求是学刊,1999,26(1):13-19. 被引量:14
-
5何中华.文化哲学中的悖论刍议[J].哲学动态,1998(1):31-34. 被引量:10
-
6洪晓楠.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演变[J].求是学刊,1998,25(5):13-18. 被引量:10
-
7戚文藻.“文化哲学”的实质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评当代世界性的哲学的一个新倾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28-34. 被引量:4
-
8李燕.文化哲学:当代人类思想的主流汇聚[J].哲学动态,1993(9):25-27. 被引量:1
-
9刘士林.文化哲学研究三题议[J].山东社会科学,1992(6):78-81. 被引量:1
-
10陈炎.试论“文化哲学”在理论上的生长点与突破点[J].山东社会科学,1992(5):68-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5
-
1李文晴.文化哲学视角下中西方经典名言的哲学意蕴分析[J].作家天地,2020(12):130-131.
-
2李小娟.近期文化哲学研究回溯[J].现代哲学,2005(4):123-128. 被引量:1
-
3曾现锋.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7(4):107-111.
-
4马海波.从社会价值取向角度看传统文化的变革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12):92-94.
-
5吴祖鲲.传统文化的民间形态——文化视阈下的中国民间年画[J].学习与探索,2008(1):54-59. 被引量:3
-
6黄振鹏.中国武学典籍的文化观照[J].体育学刊,2009,16(1):85-87. 被引量:5
-
7公培红.孔子养生思想在现代健身运动中的价值探析[J].科教文汇,2009(23):280-281.
-
8包艳君,陈冰.新课程文化哲学与自主学习关系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9):20-21.
-
9刘富兵.对当前“文化哲学”界定的一点思考[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5):12-14. 被引量:2
-
10王声平,杨晓萍.论学前课程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文化哲学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1):12-15. 被引量:5
-
1程广云.后现代:走向“多元”的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5(5):118-124. 被引量:15
-
2刘尚明.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立场[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9-11.
-
3吉献忠.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现代性拯救的逻辑出口[J].宁夏党校学报,2007,9(2):69-72. 被引量:2
-
4孙庆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重建主体性的理论诉求[J].学术交流,2004(7):6-9. 被引量:21
-
5刘尚明.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立场及其效应[J].兰州学刊,2005(5):50-51. 被引量:2
-
6贾英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及其变革实质[J].哲学研究,2005(9):14-19. 被引量:14
-
7谭善明,曾莹.试论文化的分化与两种现代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6):128-132.
-
8童明.再论启蒙[J].外国文学,2006(1):80-91. 被引量:5
-
9刘祥乐.“现代性”批判的两种范式差异——以黑格尔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为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2016(2):56-62. 被引量:1
-
10殷曼楟.艺术体制论与纯美学的去魅[J].江汉论坛,2005(11):111-115.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