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穗部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的方法,对18个玉米杂交种产量与穗部性状进行了灰关联熵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熵关联度为:穗长0.9885,穗粗0.9863,穗行数0.9879,行粒数0.9909,虚尖长0.9898,轴粗0.9854,穗粒重0.9992,出籽率0.9926,千粒重0.9903;熵关联序为:穗粒重﹥出籽率﹥行粒数﹥千粒重﹥虚尖长﹥穗长﹥穗行数﹥穗粗﹥轴粗。杂交种选育应注重对穗粒较重、出籽率高、行粒数较多组合的选择,而对穗粗、轴粗的选择应适当放宽要求。
作者
许波
潘正茂
冯晓曦
张伟强
机构地区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产量
穗部性状
灰关联熵分析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2
张岐山,郭喜江,邓聚龙.
灰关联熵分析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6(8):7-11.
被引量:232
3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2
4
刘振兴,周桂梅,刘自华,孟庆祥,石春雨.
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25-28.
被引量:19
5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余新春,蓝黎明,胡建涛,严德远.
灰关联熵分析在选配甘蓝型优质油菜杂交新组合中的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2):29-31.
被引量:2
6
余新春,祁玉良,鲁伟林,石守设,史修福,申关望,余明慧,郭桂英.
灰关联熵分析在选配杂交水稻新组合中的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08(5):5-7.
被引量:5
7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5):34-37.
8
岳竞之,张莉,张春荣,李家富,牛燕燕.
夏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结构分析和高产育种探索[J]
.玉米科学,2005,13(3):47-49.
被引量:22
9
李北齐,赵苏维,王贵强,陈广凤,姜德进.
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J]
.玉米科学,2006,14(2):44-46.
被引量:40
10
周忠军,张尊沛,张浩,易杰忠,陈恩会,封文雅.
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关联分析及其作物区试综合评估方法与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137-14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80
1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z1):48-50.
被引量:10
2
王建迎,张慧兰,杨宏.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2,10(z1):66-67.
被引量:22
3
石书兵,徐文修,克尤木,高文伟.
模糊综合评判在旱作春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1,24(2):22-25.
被引量:29
4
孟宪萌,胡和平.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2009,39(3):257-262.
被引量:181
5
闫志顺,王瑞清,丰纪凡,刘清明.
覆膜红花单株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2):35-38.
被引量:9
6
冯泽蔚.
双低油菜种植密度、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4,24(3):34-36.
被引量:11
7
何利剑,王胜爱,邵秋红,张志刚,徐海娜.
灰色系统理论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J]
.种子,2004,23(7):66-67.
被引量:16
8
周匡九,王各花.
评价指标权系数确定方法的探讨[J]
.科学管理研究,1992,10(4):60-63.
被引量:1
9
黄开健.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广西农业科学,1993,25(1):12-14.
被引量:26
10
王敏,张从宇,马同富,姚维传.
大豆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29-32.
被引量:59
共引文献
1046
1
刘冬晴,周敏.
人力资本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匹配度研究[J]
.中国物价,2021(2):47-50.
被引量:2
2
章丹峰,齐鸣,田维娜,朱强龙,项志松,俞继明.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10个冬茶梅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浙江园林,2022(2):86-89.
被引量:1
3
胡园春,安广池,杨宁,李全景,崔云鹏.
主要气象因子与冬小麦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学学报,2020,10(2):92-95.
被引量:9
4
刘人境,高曦含,张光军.
基于灰熵模型的区间型指标和权重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J]
.控制与决策,2020,35(3):657-666.
被引量:13
5
陈克敏,李月英,岳海旺,李翠玉,张健.
气象因子对黑龙港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140-143.
被引量:1
6
唐海涛,张彪,林勇,叶国成,陈宛秋.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109-114.
被引量:20
7
郑洪霞.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上应用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72-73.
被引量:7
8
孙正国.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J]
.农业与技术,2005,25(1):87-90.
被引量:2
9
杨晓辉,陈惠,王振秋,张立新.
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中国北方片春播花生新品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7-40.
被引量:1
10
王建迎,张慧兰,杨宏.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2,10(z1):66-67.
被引量:22
1
许波,潘正茂,冯晓曦,张伟强,崔建民.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J]
.种子,2013,32(1):83-86.
被引量:1
2
刘振兴,周桂梅,刘自华,孟庆祥,石春雨.
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25-28.
被引量:19
3
王佺珍,韩建国,周禾,仲勇,刘富渊.
猫尾草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灰关联熵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33(2):243-247.
4
余新春,祁玉良,鲁伟林,石守设,史修福,申关望,余明慧,郭桂英.
灰关联熵分析在选配杂交水稻新组合中的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08(5):5-7.
被引量:5
5
刘振兴,周桂梅.
红小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7-9.
被引量:6
6
周元成,杨三维,高炜,张明义,姚勇.
灰关联熵分析法在芝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J]
.农学学报,2014,4(8):4-8.
被引量:2
7
程辉,刘祥臣,王友华,胡建涛,王军威,杨东红,何道君.
灰关联熵在选育油菜质不育系B101A的恢复系上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30-33.
被引量:14
8
朱德焰,刘勤,潘红,罗祥生,梁成强,陈应霞,蓝黎明.
灰关联熵在黄淮区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35-37.
被引量:1
9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余新春,蓝黎明,胡建涛,严德远.
灰关联熵分析在选配甘蓝型优质油菜杂交新组合中的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2):29-31.
被引量:2
10
程辉,刘祥臣,王军威,胡建涛,何道君,沈朝辉,刘勤,潘红.
灰关联熵在全国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J]
.耕作与栽培,2014,34(4):30-32.
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