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果胶酶与桃果实冷害的关系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桃果实在 8℃以下贮藏很容易干化发绵、不能软化 ,甚至褐变。这种被称为絮败的冷害特征与细胞壁果胶质的异常代谢有关。果胶酯酶 (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的异常导致果胶质不能正常降解。文章介绍果胶酶与桃果实冷害的关系、桃果实PG基因克隆及其RNA和蛋白质分析的研究进展 。
作者
茅林春
张上隆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食品科技系
浙江大学园艺系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2000年第3期266-271,共6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桃
冷害
果胶酯醇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实
絮败
分类号
Q945.66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276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60
参考文献
3
1
吕昌文,齐灵,修德仁,王作荣.
桃波动温度贮藏及其机理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4,9(1):75-80.
被引量:45
2
周培根,罗祖友,戚晓玉,吴邦良.
桃成熟期间果实软化与果胶及有关酶的关系[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14(2):33-37.
被引量:71
3
Chang Y S,J Food Sci,1973年,38卷,646页
二级参考文献
1
1
Lee M,Biochem,1968年,7卷,4005页
共引文献
112
1
李超.
不同贮藏方式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2):37-39.
被引量:6
2
赵锋.
核果类果树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62-65.
被引量:2
3
李日太.
果实的采后生理[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42-45.
被引量:1
4
朱继英,王相友.
果实采后软化机理的研究进展[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3):96-99.
被引量:3
5
黄万荣,白景云,韩涛,李丽萍,李树臣.
短时升温对桃果实贮藏效应的影响[J]
.果树科学,1993,10(2):73-76.
被引量:26
6
关军锋,窦世娟.
桃果实采后不同包装处理的贮藏效果及其生化机制[J]
.华北农学报,2003,18(F09):66-69.
被引量:5
7
苏金乐,王宁,李靖,王兰菊,马晓,阿依古力.喀斯木.
采后包装及钙处理对‘豫甜’桃(Prunus persica)果实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4):417-422.
被引量:7
8
张臻,安克,鞠志国,牟其芸.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与果实后熟研究进展[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4,11(2):113-117.
被引量:4
9
康若,郁志芳,陆兆新,张艳芬.
PVP对“霞晖5号”水蜜桃品质及保鲜效果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5):151-154.
被引量:13
10
赵博,饶景萍.
柿果实采后胞壁多糖代谢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6):1199-1202.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276
1
林河通,席玙芳,陈绍军.
果实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696-703.
被引量:86
2
陈大福,牛宝龙,翁宏飚,孟智启,吕顺霖.
蜜蜂(Apis mellifera)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cDNA的电子克隆[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6):923-927.
被引量:9
3
杜维东,丁小平,姜伟.
肥城桃综合保鲜技术的研究[J]
.中国果品研究,1994,14(4):13-17.
被引量:1
4
孙风国,韩彦肖,郑存哲.
桃果冷藏期间褐变的原因分析[J]
.河北果树,1992(3):36-37.
被引量:6
5
阚娟,金昌海,汪志君,尤海芹.
果实成熟软化机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04,4(5):13-15.
被引量:5
6
黄万荣,白景云,韩涛,李丽萍,李树臣.
短时升温对桃果实贮藏效应的影响[J]
.果树科学,1993,10(2):73-76.
被引量:26
7
石建新,张瑞宇,李效静,王永兴.
^(60)Coγ辐照对桃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J]
.核农学通报,1993,14(4):161-166.
被引量:14
8
于建娜.
桃采后低温贮藏冷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4,16(4):32-35.
被引量:7
9
杨春祥,李宪利,高东升,史作安.
低温胁迫对油桃花器官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05,22(1):69-71.
被引量:44
10
吕昌文,王作荣,齐灵.
钙处理对桃耐藏性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1993(2):53-5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6
1
夏敦岭,任小林.
扩展蛋白与果实衰老的关系[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3):70-73.
被引量:2
2
魏文毅,王贵禧,梁丽松,樊金拴.
‘八月脆’桃果实气调贮藏过程中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J]
.林业科学,2008,44(3):81-86.
被引量:19
3
张晓宇,王春生,赵桂芳,张和.
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及贮藏保鲜技术应用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5):117-120.
被引量:18
4
刘忆冬,童军茂.
桃采后的生理研究进展[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8,44(6):6-9.
被引量:16
5
王淑琴,皮钰珍,颜廷才.
间歇升温防止冷藏桃果实糠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4):307-308.
被引量:9
6
万嗣宝,张斌,战吉宬,陈建业,尹京苑.
桃果实磷脂酶Dα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5):1705-1712.
被引量:7
7
芮怀瑾,汪开拓,尚海涛,唐双双,金鹏,曹士峰,郑永华.
热处理对冷藏枇杷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294-298.
被引量:33
8
辛甜甜,辛力,李富军.
桃果实冷害机理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1(12):166-169.
被引量:8
9
王召元,张立莎,常瑞峰,刘国俭,陈湖.
桃采后生理研究进展[J]
.园艺与种苗,2011,31(5):99-102.
被引量:3
10
张倩,张晶,白冬红,陈义伦,辛力.
肥桃采后生理变化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2017(12):69-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0
1
赵晓芳,王贵禧,梁丽松,祝美云.
不同包装及延时预冷处理对模拟冷链贮运及货架期期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9,30(6):275-278.
被引量:16
2
翟百强,王文雅,吕静.
香梨的采后气调贮藏工艺[J]
.冷藏技术,2005(1):39-44.
被引量:6
3
张新华,李富军.
物理方法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6):851-855.
被引量:6
4
熊兴淼,饶景萍,戴思琴,方其帜.
冷激处理对油桃贮藏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3):473-477.
被引量:39
5
段金博,冯晓元,李文生,黄宇.
不同采收期对蟠桃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312-315.
被引量:5
6
欧阳丽喆,申琳,陈海荣,范蓓,郑杨,孙建军,生吉萍.
H_2O_2参与冷激处理对番茄果实抗冷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7,28(7):31-35.
被引量:19
7
陈巧林.
桃贮藏保鲜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73-75.
被引量:8
8
赵晓芳,梁丽松,王贵禧.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八月脆’桃果实低温贮运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167-171.
被引量:20
9
张晓宇,王春生,赵桂芳,张和.
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及贮藏保鲜技术应用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5):117-120.
被引量:18
10
陈鑫瑶,生吉萍,胡朋,王菲,赵丹莹,申琳.
外源乙烯和1-MCP处理对番茄采后贮藏期抗冷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8,29(7):466-469.
被引量:15
1
茅林春,张上隆.
采后桃果实中多胺和乙烯对低温胁迫的反应[J]
.园艺学报,1999,26(6):360-363.
被引量:43
2
邵兴锋,屠康,曹燕,李一青.
桃果实絮败机理及减缓措施[J]
.果树学报,2005,22(2):149-153.
被引量:17
3
闫师杰,梁丽雅,晋朝.
桃果实采后品质劣变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12,12(6):1-7.
被引量:3
4
茅林春,张上隆.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桃果实成熟和絮败中的作用[J]
.园艺学报,2001,28(2):107-111.
被引量:88
5
茅林春,应铁进,张上隆.
桃果实絮败与果胶质变化和细胞壁结构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9,25(2):121-126.
被引量:41
6
杨虎清,王允祥,庞林江,吴峰华,张民.
1-MCP对不同成熟度白凤桃冷害发生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08,25(1):111-114.
被引量:27
7
茅林春,张上隆.
热调和间隙加温对桃果实冷害和果胶酶的影响(英文)[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27(1):83-87.
被引量:4
8
杨虎清,周存山,霍艳荣,庞林江,王允祥.
利用叶绿素荧光预测水蜜桃果实冷害的研究[J]
.园艺学报,2008,35(7):945-950.
被引量:18
9
李小松.
对饲料蛋白质分析的建议[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6(12):45-45.
10
提里瓦尔地.吐尔干哈孜.
奶牛胎儿干化的防治措施[J]
.当代畜牧,2016,45(9Z).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