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题学的理论方法及其研究实践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题学源自题材史和民俗故事研究,包括观念意识母题、人物母题、意象话语等,诸多范畴交叉互动纠结一起。主题学划入平行研究,有利于国别主题史、题材史研究,有利于阐发时少受实证的限制。主题学研究必定要牵涉主题的渊源、牵涉到其所引领或赖以支撑的母题意象,对外来母题意象的借用、重铸,属主题学研究的重要构成。从主题学研究史来看,不宜把主题学研究局限在平行研究之内。
作者
王立
机构地区
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基地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68,共7页
Academic Exchange
关键词
主题学
母题
平行研究
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1
Benfey T. Pantschatantra[M]. Leipzig, 1859:1 -20.
2
陈鹏翔.
主题学研究回笼:——序王立的《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和《中国古典文学九大意象》[J]
.文艺理论研究,1994(4):88-91.
被引量:6
3
王蟹.群书类编故事[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179-180.
4
[日]小川环树.中国魏晋以后(三世纪以降)的仙乡故事[M].张桐生,译.王孝廉.哲学·文学·艺术.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6.
5
[瑞士]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6
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7:185-186.
7
[ Holand ] Frank Trommler. Thematics Reconsidered Essays In Honor Of Horst S. Daemmrich [ M ]. Amsterdam - At- lanta, Ga: Rodopi B. B., 1995 : 117 - 126.
8
莫砺锋.
论晚唐的咏史组诗[J]
.社会科学战线,2000(4):88-96.
被引量:13
9
佛本生故事选[M].郭良望,黄宝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7-128.
10
王立.
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价值定位[J]
.广东社会科学,2011(1):185-19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钟葵生.
胡曾点滴[J]
.求索,1983(6):139-139.
被引量:2
2
《新唐书·魏征传》.
3
顾颉刚编著.《孟姜女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
5
陈鹏翔主编.《主题学研究论文集》,台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
6
[俄]李福清.《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尹锡康、田大畏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7
[美]丁乃通.《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陈建宪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8
[美]马克梦.《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性与男女关系》,王维东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9
李剑国.《中国狐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0
郑振铎.《我们应再检讨》,北京.《华北日报》,1948年6月18日.
共引文献
26
1
李琳.
近二十年来古典文学主题学研究法述要[J]
.学术交流,2004(9):143-147.
被引量:3
2
王立,晋桂清.
比较中西方复仇文学中的手段方式及目的[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39-47.
被引量:4
3
王红.
晚唐咏史赋的诗化倾向及其意义阐发[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1-34.
4
赵望秦.
《四库全书》本胡曾《咏史诗》的文献价值[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2):3-6.
5
孔令许.
咏史组诗创作时间考辨[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11):6-7.
6
潘晓玲,赵望秦.
胡曾《咏史诗》的“通俗”艺术[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66-69.
被引量:4
7
罗杰.
上帝之约视阈下的成长之路——试析“约瑟故事”与西方男性成长小说模式[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89-92.
被引量:2
8
陈向春.
“诗类”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0(9):135-139.
9
王立.
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价值定位[J]
.广东社会科学,2011(1):185-191.
被引量:7
10
李鹏.
论乾嘉时期的咏史组诗热——兼论清诗中的组诗现象[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5):94-9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8
1
张德超.
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两个滑稽、荒唐的精神胜利者[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2):195-197.
被引量:4
2
王立.
关于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一些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1999(4):96-110.
被引量:11
3
秦家琪,陆协新.
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J]
.文学评论,1982(4):55-67.
被引量:13
4
赵光武.
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5-11.
被引量:42
5
户晓辉.
民间文学的学科自觉与规范化追求──读吕微《神话何为》[J]
.民俗研究,2002(1):172-175.
被引量:1
6
徐颖果.
汤亭亭《第五和平之书》的文化解读[J]
.当代外国文学,2005,26(4):99-103.
被引量:6
7
金泽.
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J]
.文史哲,2006(1):7-9.
被引量:7
8
OLDERMAN Raymond M. Beyond the Waste Land: The American Novel in the Nineteen -sixties [M]. New Haven and Lon- 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2: x.
9
KIM Elaine. A.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 M ]. Philadelphia: Temple UP, 1982: xii.
10
ELIOT T S. &lected Essays [M].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 1932:144 -145, 145.
引证文献
10
1
徐刚,胡铁生.
美国华裔文学“荒原叙事”的当代发展——以《第五和平书》和《拯救溺水鱼》为例[J]
.社会科学研究,2015(1):178-185.
被引量:15
2
曾俏.
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以秦家琪、陆协新的《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6,0(6):114-114.
3
王宪昭.
中外叙事文学母题比较研究的理论建构——关于王立《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的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2017(1):197-200.
4
程香.
维多利亚历险小说的帝国母题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1):121-124.
被引量:1
5
王宪昭.
壮族神话《巨人夫妻》的母题学分析[J]
.百色学院学报,2019,32(5):70-76.
6
邓婉君.
论《子不语》冤鬼母题的文化内涵[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1):63-65.
7
胡蓉.
童宾何以封神——基于景德镇风火仙师传说个案的方法论反思[J]
.民俗研究,2020(4):74-84.
被引量:2
8
李艳梅,高尚学.
主题学介入广西民间艺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J]
.歌海,2022(6):37-42.
9
扈雨涵.
浅谈《小径分岔的花园》与《罪与罚》的犯罪母题[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4):97-101.
10
彭定安.
《乱离重逢:文学母题的文化史研究》述评——兼论文学主题学学科确立问题[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2):131-13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胡贝克.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华人职业身份演进[J]
.甘肃社会科学,2015(6):90-94.
被引量:3
2
胡贝克.
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特征及其时代演进[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7-21.
被引量:7
3
付天舒,李兴华.
欧洲影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思想解放——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内外因素及其当代意义[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3-29.
被引量:1
4
刘丽娜.
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
.北方文学(下),2016,0(6):95-96.
5
沈思.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透视与思考[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45-46.
6
唐书哲.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内容:2005-2015[J]
.华文文学,2017,0(1):37-42.
被引量:5
7
綦天柱,胡铁生.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演进与反思[J]
.甘肃社会科学,2017(2):84-91.
被引量:7
8
唐书哲.
从本土到跨国:国内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述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33(2):74-79.
被引量:1
9
雷定坤.
生态之殇——后殖民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沉没之鱼》[J]
.北方文学(下),2018,0(5):67-68.
10
林继富,谭萌.
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2020年中国民俗学[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13(4):89-108.
被引量:1
1
邓志刚.
用不完的财富[J]
.理论与创作,2000(6):76-77.
2
宋雨晴.
爷爷教我写故事[J]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2(4):14-15.
3
向贵云.
叶紫创作中恬淡心态之体现及其探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9):114-116.
被引量:1
4
康富强.
从猫说起——主题学下的《我是猫》与《猫城记》[J]
.北方文学(下),2015,0(3):84-84.
5
王达.
传统文化与文学意识母题[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4):58-60.
被引量:1
6
张徐.
人不亲艺亲的历来[J]
.民间故事,2000(1):41-41.
7
禅悟[J]
.满分作文(高中版),2009(4):43-45.
8
郁金香的童话[J]
.海外英语,2010(3):20-20.
9
宗老汉.
随波逐流办丧事[J]
.乡土,2000(4):62-63.
10
杨光治.
紧扣题意 感情真切[J]
.源流,2001,0(10):37-37.
学术交流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