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中心文学”板块中,虽然在当时的主流话语中无神论占据重要位置,但俄罗斯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性仍以隐喻的方式影响着当时文学作品内隐含的潜文本即英雄崇拜的内在形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中心文学”题材丰富多彩,人物形象以描写正面的英雄形象为主,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同时也产生英雄的时代。然而拨开题材的轩轾,主人公社会角色的差异,这些作品中有一个隐含的潜文本,即:个人的消失和对像神一样的英雄崇拜。在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1923)中,恰巴耶夫一出场就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他多少有点文化修养,看上去不那么粗野,举止谈吐也和大家不大一样,他好比一匹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笼头的草原上的野马。大家对他的态度也有点两样。打个比方吧,有时一只苍蝇在玻璃上爬,勇敢地爬呀,爬呀,撞上了一些同它一般大小的苍蝇,于是就从它们身上跳过去,爬过去,或者撞上一下,就各自飞走了。
出处
《芒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2,共2页
Mangzhong Literature
基金
中国民航大学校级课题《苏联时期革命文学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关系》系列文章之一,项目批准号为:05YK3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