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焦炭热性质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生产的需求,煤炭设备的改进。锻冶工业对焦炭在高炉中的热反应探究,也变得越来越深入。研究焦炭热性质的相关影响,可以清楚知道焦炭在高炉内热反应性和热反应后强度。从而可以从各个因素中分析,从中改善煤炭热性质,加大焦炭的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了生产。本文就对焦炭热性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一下影响焦炭热性质的相关因素。
作者
何英
机构地区
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科技》
2013年第2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焦炭热性质
影响因素
发应强度
热值
分类号
TF526.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吕桂双,张波波,刘永新.
碱金属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J]
.河北冶金,2007(2):26-28.
被引量:12
2
李明富,尹宴生.
焦炭气孔结构对热性能指标的影响[J]
.莱钢科技,2006(5):33-35.
被引量:6
3
杨俊和,李依丽,余亮.
矿物质催化焦炭溶损反应动力学[J]
.煤炭转化,2002,25(4):60-6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谈世韶,李春虎,郭汉贤,师剑平,杨醒民.
碱改性γ-Al_2O_3催化剂上羰基硫的低温水解反应 Ⅰ.催化剂活性及补偿效应[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1993,14(3):191-197.
被引量:7
2
周师庸.炼焦煤性质与高炉焦炭质量[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4.
3
周师庸.
探讨现行高炉焦炭质量指标模拟性的积极意义[J]
.钢铁,2000,35(2):1-3.
被引量:19
4
李依丽,杨俊和,高晋生.
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1,29(3):280-282.
被引量:5
5
陈启厚,杨俊和.
添加和吸附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4):327-330.
被引量:9
6
徐继军,三浦孝一,桥本健治.
用封闭循环反应器对碳与二氧化碳气化反应中碱金属催化作用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1991,19(2):156-162.
被引量:3
7
杨俊和,张群,余亮.
TPR研究焦炭溶损反应动力学参数求解方法[J]
.煤炭转化,2002,25(1):52-56.
被引量:7
8
张群,杨俊和,李依丽.
煤中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的作用[J]
.煤炭转化,2002,25(1):62-66.
被引量:22
9
杨俊和,李依丽.
吸附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的作用[J]
.煤炭转化,2002,25(3):51-54.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1
1
刘尚超,陈鹏,项茹,薛改凤.
焦炭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5):104-108.
被引量:15
2
谢海深,刘永新,孟军波,吕庆.
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J]
.煤炭转化,2006,29(3):54-57.
被引量:31
3
王福先,刘永新,梁英华.
焦炭热性质的影响因素分析[J]
.煤化工,2007,35(2):16-19.
被引量:8
4
王光辉,范程,田文中.
焦炭热态性质预测模型的研究[J]
.燃料与化工,2009,40(1):1-3.
被引量:6
5
耿家锐,沈强华,刘俊场.
焦炭反应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J]
.云南冶金,2009,38(2):59-62.
被引量:9
6
郑明东,徐静静,单海燕.
基于催化作用程度的焦炭灰组成催化指数模型研究[J]
.钢铁,2009,44(10):17-20.
被引量:9
7
欧阳坤,孔延厂,孙艳芹,李福民.
高炉中碱金属的研究进展[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37-41.
被引量:8
8
苏步新,张建良,王丹,王广伟,毛瑞.
不同配比碱金属化合物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J]
.燃料与化工,2011,42(6):16-19.
被引量:5
9
郭瑞,汪琦,张松.
溶损反应动力学对焦炭溶损后强度的影响[J]
.煤炭转化,2012,35(2):12-16.
被引量:25
10
康泽朋,李建朝,司俊朝,李志明,李福民.
有害微量元素对邯钢高炉炉料冶金性能的影响[J]
.钢铁研究,2014,42(3):10-12.
被引量:9
1
张光汉.
高炉低渣铁比强化冶炼的研讨[J]
.浙江冶金,2002(2):8-10.
被引量:1
2
杨改彦,尹金枝,朱学理,冯磊,张伟.
转炉钢包吹氩工艺调查研究[J]
.南方金属,2013(4):50-52.
3
张绍启,苏树红.
钢水温降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
.首钢科技,2000(1):25-28.
4
王东东.
提高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26):152-152.
5
相红岩.
“营改增”对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
.管理观察,2017(6):174-176.
6
王斌,杜金晶,刘奎仁,朱军,李林波.
金属热还原法制备V-Ti基合金的动力学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11):3635-3641.
被引量:1
7
R.Kamata,Y.Kizu,H.Tsujimura,阎惠君.
利用喷吹气体和粉剂工艺生产特殊硅锰[J]
.铁合金,1993(5):54-58.
8
杨万欣,王瑞奇,陈彦.
铝电解质冰晶石分子比的测定[J]
.轻金属,2000(9):34-35.
被引量:1
9
荆涛,吴亚飞,初景龙,徐红军,于广新,梅文红.
富钛料在低浓度碱液中的水热反应研究[J]
.钢铁钒钛,2015,36(2):1-6.
10
曾立英.
制备海绵钛的新方法 钙热还原法[J]
.稀有金属快报,2003,22(11):19-20.
被引量:8
大科技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