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发挥“思政课”教师对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功效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能够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论述了思政课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作者
郭强
机构地区
长春中医药大学思政部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2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实践
思政课教师
作用
分类号
G4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燕爽.
关于高校思政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探索与争鸣,2010(8):41-43.
被引量:7
2
安丽华.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强教学实效[J]
.科技信息,2010(20).
被引量:5
3
赵光军,董武清.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4):124-128.
被引量:12
4
陈雄俊.
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91-19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单春晓.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101-102.
被引量:7
2
陈雄俊.
“两课”教学实效性的矛盾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7(24):147-148.
被引量:3
3
郁大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
.探索,2008(2):168-17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27
1
焦建云.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思与探索[J]
.沧桑,2010(1):168-169.
被引量:1
2
陈雄俊.
高职思政概论课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12):110-111.
被引量:2
3
杨怀中,程宏燕.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评价机制创新[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3):114-120.
被引量:8
4
刘丽娟.
试析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J]
.大观周刊,2012(35):352-352.
被引量:1
5
王思怀.
思政课教学中“五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6):69-74.
被引量:7
6
于文娟.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
.大观周刊,2013(1):203-203.
被引量:2
7
周洁慧.
如何上好大一新生的形势与政策课[J]
.科教导刊,2013(36):112-113.
8
陈烨.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以人为本”思想基础的建构[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36(6):628-630.
9
李晓婷.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6):39-41.
被引量:13
10
王兆香,陈惠珍,杨冠亚.
利用问题教法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88-190.
同被引文献
13
1
覃晶晶.
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
.文教资料,2007(23):70-72.
被引量:6
2
李艳秋.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
.成功,2013(16):298-298.
被引量:3
3
黄启红.
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223-225.
被引量:22
4
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0.
5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8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年11月8日.
9
埃里希·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M].许合平,朱士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0
丹尼尔·帆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197.
引证文献
2
1
陈德钦,胡凌鑫.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索[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6):86-90.
被引量:3
2
苏艳霞,孟宪景.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党史博采(下),2015(8):59-6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玉良.
中职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探析[J]
.考试周刊,2015,0(55):122-122.
被引量:2
2
苏艳霞,孟宪景.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党史博采(下),2015(8):59-60.
3
吴丽清,方燕.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探——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视域[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2):172-175.
被引量:2
1
周晓梅.
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实践[J]
.科教文汇,2008(17):46-46.
2
章建跃.
与教学改革共同成长——“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研讨会”述评[J]
.中学数学教与学(下半月初中读本),2009,0(3):3-6.
3
余清华.
打造生活化课堂,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J]
.神州,2013(19):108-108.
4
李彦明.
课改评价的实践意义[J]
.吉林教育,2004(7):25-25.
5
王娟.
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1):27-28.
6
陶月仙.
当代我国教育哲学研究的态势及其思考[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5):95-97.
7
石海双.
美国公民教育中隐性教育对我国隐性教育的启示[J]
.华人时刊(中下旬),2011(24):95-95.
8
王浩.
试析高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5-5.
被引量:1
9
陈曦,杨维磊,宁福堂.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反思与教学的关系[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8):203-203.
10
黄文伟.
加大创新力度 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J]
.文教资料,2007(33):144-146.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