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古籍中所载治疗毒菌中毒之方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古籍,尤其是医籍和历代笔记中,和毒菌有关的资料屡见笔端,其中包括大量治疗毒菌中毒的方法。通过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比较可以发现:古人治疗毒菌中毒时所采用的方法经历了一个从少数几种单味药物向多种单味药物和本草复方发展的过程;其间,原始、简陋、不洁的治疗方法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相对卫生、(也许)可靠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加。
作者
芦笛
机构地区
University of Kent
出处
《食用菌》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Edible Fungi
关键词
毒菌
毒性
解毒
医籍
医学史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61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5
1
卯晓岚.
中国毒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毒素[J]
.菌物学报,2006,25(3):345-363.
被引量:148
2
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整理.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0.
3
晋·葛洪撰,王均宁点校.肘后备急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7.
4
梁·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M].本草经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5.182-183.
5
唐·孙思邈撰,李景荣校.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9,480,480.
6
唐·段公路.北户录[M].扬州:广陵书社,2003:12.
7
唐·刘恂撰,鲁迅校.岭表录异[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28.
8
五代·日华子集,尚志钧辑释.日华子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70,81,86,145,153,195,231.
9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
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卯晓岚.
中国大型真菌资源及其评价[J]
.西北植物学报,1989,9(1):52-61.
被引量:36
2
包海鹰,图力古尔,李玉.
7种鹅膏菌属真菌肽类毒素的HPLC分析(英文)[J]
.菌物研究,2005,3(1):13-16.
被引量:14
3
汪国轮,郭学武,龚建华.
硫磺菌原变种液体培养代谢物生物活性分析[J]
.微生物学报,2005,45(5):702-706.
被引量:10
4
汪国轮,郭学武,龚建华.
气升式液体培养假褐云斑鹅膏菌丝及毒素检测分析[J]
.菌物学报,2005,24(4):543-550.
被引量:1
5
张晓元,梁宋平,张志光,陈作红.
鳞柄白毒伞和白毒伞的鹅膏多肽毒素测定[J]
.卫生研究,1998,27(6):418-420.
被引量:17
6
张志光,张晓元,李东屏.
鹅膏菌多肽毒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卫生研究,1999,28(1):60-63.
被引量:46
7
卯晓岚.
西藏鹅膏菌属的分类研究[J]
.真菌学报,1990,9(3):206-217.
被引量:11
8
陈作红,张志光,张平.
几种鹅膏菌菌种分离及其RAPD鉴定[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23(4):59-61.
被引量:9
9
蒋盛岩,张志光,张平.
亚稀褶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和中毒机理探讨[J]
.生物学杂志,2001,18(1):1-2.
被引量:17
10
董锦艳,李国红,张克勤.
真菌杀线虫代谢物的研究进展[J]
.菌物系统,2001,20(2):286-296.
被引量:50
共引文献
261
1
赵康涛,林蔚,达吾然江·依力哈木,陈润,傅武胜.
复合抗氧化剂对α-鹅膏肽毒素促 V79细胞凋亡的干预研究[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2,28(3):11-13.
2
芦笛.
明代潘之恒《广菌谱》的校正和研究(下)——《广菌谱》研究[J]
.食药用菌,2012,20(3):184-188.
被引量:2
3
崔凤云.
对药典中某些相反药物的商榷[J]
.河南中医,2004,24(10):71-72.
4
黄世佐.
民俗中的中草药略识[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2):53-55.
5
崔凤云.
对党参附子等相反药物的考证[J]
.中成药,2005,27(5).
被引量:2
6
张北红,宋瑞清,刘淑双,曹翠,李航.
高效抗氧化大型真菌的筛选[J]
.菌物研究,2010,8(4):213-218.
被引量:3
7
黄多术,张玉菁.
山豆根临床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9):52-53.
被引量:18
8
郑晓洁,陈少丽,文小平.
荆芥、防风药对在美容中的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0):28-29.
被引量:2
9
杨德胜.
土家族药物发展史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06,22(3):98-101.
被引量:7
10
王婧,张瑞贤,张慕群.
唐代关内道药出州土浅析[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5):13-1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4
1
宋永平.
檀萃与云南地方志[J]
.史学史研究,1996(1):77-78.
被引量:3
2
李明成,杨进富,邓华国.
生大黄灌肠治疗毒蕈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5):300-300.
被引量:4
3
余宗阳,戴西湖,刘建华.
毒蕈引起肾脏损害临床研究现状与对策[J]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0,7(1):63-64.
被引量:1
4
丁彦怀.
毒蘑菇毒素及其毒性机理[J]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1):62-63.
被引量:11
5
高亚平.
毒蕈中毒症及其救治原则[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212-213.
被引量:2
6
刘登国.
表现为光敏性皮炎的毒蕈中毒[J]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897-897.
被引量:2
7
陈珊,王志霞.
氮源对毒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1996(5):1-4.
被引量:4
8
孟梅,江朝强,刘薇薇,范远玉.
白毒伞中毒几种血液净化疗效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2):91-92.
被引量:4
9
李佩霞,李志海,朱演葵.
白毒伞中毒死亡病例血液检验指标变化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56-1156.
被引量:2
10
卯晓岚.
中国毒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毒素[J]
.菌物学报,2006,25(3):345-363.
被引量:148
引证文献
4
1
李艳.
大型真菌在古代彝族文学作品中的体现[J]
.中国食用菌,2019,0(12):124-125.
被引量:1
2
芦笛.
古代彝族文化中的大型真菌[J]
.食用菌,2014,36(2):65-69.
被引量:1
3
张黎光,李峻志,祁鹏,李安利,戴璐,吴小杰.
毒蕈中毒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14,33(5):1-5.
被引量:15
4
梁伟波,盛慧球,陈嘉斌,覃小兰.
构建救治白毒伞急性中毒临床路径的初步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2):200-20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赵继芬.
65例牛肝菌中毒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6):501-502.
被引量:5
2
章轶哲,孙承业,李海蛟,孙健,张宏顺,马沛滨,姚群梅,余成敏.
一起蘑菇致急性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与鉴定[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8):1012-1015.
被引量:8
3
葛安琪,吴昆哲,徐晓华.
毒蕈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2):412-415.
被引量:5
4
梁伟波,盛慧球,陈嘉斌,覃小兰.
构建救治白毒伞急性中毒临床路径的初步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2):200-202.
被引量:5
5
徐晓华,姜琦,辛然.
溶血型鹿花菌类毒蕈中毒1例[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7):1240-1241.
被引量:7
6
熊佳慧,刘猛.
裂皮纹鹅膏中毒的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2):83-84.
被引量:2
7
才权,贾子毅,刘天明,张春武,惠志刚,董雪松,刘志.
毒蕈中毒患者MELD评分与预后的关系: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67-71.
被引量:3
8
文莉,吴蔚桦,李丽,甘林望,欧三桃.
210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72-77.
被引量:17
9
付黎明,韩利红,朱平,齐三利.
早期识别及综合干预降低急性中毒吸入性肺炎患者风险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1):36-39.
被引量:4
10
彭晓波,王春燕,白丽丽,董建光,鲁晓霞,刘燕青,邱泽武.
48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临床分析[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3):266-269.
被引量:16
1
乌鳢成鱼养殖及病害防治[J]
.海洋与渔业,2009(3):22-23.
2
周子文,杨艳明.
中国古籍中的竹之园林造景[J]
.科技致富向导,2015,0(3):211-211.
3
师玉环.
乌鳢养殖的发展前景[J]
.农业科技通讯,2003(10):28-28.
被引量:2
4
曾效.
黑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J]
.技术与市场,2009,16(6):118-118.
5
渐近自然,奚志农(图).
精灵小鼠兔[J]
.旅行者,2008(6):170-173.
6
师玉环.
乌鳢专池养殖技术[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9):60-61.
7
北寒.
桃花运,真的能左右爱情?[J]
.旅游世界,2013(4):44-47.
8
徐元真,王孝合,张家栋,李慧.
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J]
.齐鲁渔业,2012,29(5):21-23.
9
食品安全 你知我知[J]
.致富天地,2016,0(6):60-61.
10
赵小军.
人文扶桑见闻[J]
.文明,2012(9):150-151.
食用菌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