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晋单79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晋单79号(原代号:晋科1号)春播生育期127d左右。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山西省中晚熟区试中分别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和大丰26号平均增产11.1%和4.9%;2010年山西省中晚熟区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5%。适合山西省中晚熟区及华北同生态区种植,一般单产10 550-11 000kg/hm2。
作者
王建军
刘佼
侯保印
王林梅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隰县农业试验站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17-18,35,共3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晋单79号
育种
试验结果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杨伟光,徐克章,吴春胜,李继竹.
高产抗旱优质玉米新品种吉玉8号的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2004,12(4):52-53.
被引量:12
2
高峰,赵景忱,吕威,郑燕,王军,张亮,李富亮,刘洪伟.
玉米新品种郝育98的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2006,14(B07):79-79.
被引量:7
3
宋保谦,张学斌.
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12):46-4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马义勇,李殿申,齐晶,王春生,魏炳武,张健华.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农大科茂5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4,12(z1):38-38.
被引量:2
2
沈玉林,蒯军,皋歌,王善荣,黄素梅.
超试6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97-198.
被引量:4
3
李建刚,韩卫红,马翔龙.
玉米新品种洛单24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3):31-33.
被引量:17
4
韩卫红,李建刚,马翔龙,周新,李小东,郭党,杨永红,林静,吴建梅.
玉米杂交种洛单6号高产栽培措施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4):40-43.
被引量:5
5
郭志兰.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3-33.
被引量:3
6
赵欣欣,贾恩吉,于运国,何文安,陈学求.
玉米杂交种抗旱性鉴定与选择[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56-61.
被引量:18
7
陈见超,陈宏,杨盛辉,邹永恒.
特用玉米的发展趋势与农业推广[J]
.玉米科学,2003,11(S1):15-17.
被引量:14
8
杨伟光,徐克章,李继竹,常化章.
高产抗病优质玉米杂交种吉玉4号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2003,11(3):52-53.
被引量:7
9
柳迎春,许明学,夏远峰,刘爱华,于明彦,代秀云,刘喜尧.
优质玉米杂交种吉单255的选育与推广[J]
.玉米科学,2004,12(1):50-51.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7
1
柏光晓,任洪.
适宜西南山区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贵单8号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B09):27-29.
被引量:22
2
杨伟光,李继竹,王兴录,王铁强,高金明,勾丽云.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玉106”选育报告[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1):1-3.
被引量:14
3
金明华,刘文国,王绍萍,赵万庆,马英杰,周旭东.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18”的选育报告[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3):257-258.
被引量:11
4
马义勇,关淑艳,王丕武,吴井红,姚丹,刘思言.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玉301”选育报告[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6):776-778.
被引量:8
5
胡彦奇,吴黎强.
金博士65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0(3):19-20.
被引量:8
6
张爱莲,杨慧珍,任志强,肖建红.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24-26.
被引量:9
7
郭蕊.
玉米新品种农乐168选育及栽培要点[J]
.种业导刊,2010(10):27-28.
被引量:7
8
关淑艳,马义勇,曲静,姚丹,付玉芹,王丕武.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09”选育报告[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6):603-605.
被引量:9
9
任省茂,解会社,杨朝刚.
兴平市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82-82.
被引量:3
10
杨国仙.
南涧县旱地玉米立体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88-89.
同被引文献
48
1
戴景瑞,鄂立柱.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
.玉米科学,2010,18(1):1-5.
被引量:257
2
刘志全,路立平,沈海波,高明,王志刚.
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J]
.玉米科学,2004,12(4):110-113.
被引量:65
3
赵久然.
超级玉米指标及选育模式[J]
.玉米科学,2005,13(1):3-4.
被引量:102
4
柯永培,袁继超,石海春,余学杰,孙群,赖仲铭,杨志荣.
高淀粉、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正红115的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2):49-51.
被引量:8
5
周芙蓉.
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称:发展饲草玉米是西南生态区的重要选择[J]
.草业科学,2005,22(12):81-81.
被引量:6
6
赵茂俊,张志明,李晚忱,潘光堂.
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06,32(1):5-8.
被引量:31
7
夏远峰,许明学,柳迎春,于明彦,代秀云,刘爱华.
玉米杂交种吉单261的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1):87-89.
被引量:19
8
张世煌.
中美两国玉米育种思路和技术水平比较[J]
.种子世界,2007(4):9-10.
被引量:38
9
刘铁山,高新学,张成华,董瑞,刘强,叶金才,郭庆法.
高抗丝黑穗病玉米杂交种鲁单6006的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4):71-74.
被引量:11
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EB/OL].http://www.gov.cn/jrzg/2008-11/13/content_1148414.htm.
引证文献
9
1
刘传兵,王黎明,徐峥艳.
玉米新品种恩单8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4):5987-5989.
被引量:5
2
武忠,武小平,丁健,郭建芳,王世荣,贾新宇.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瑞普90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6):53-54.
被引量:4
3
刘春晓,董瑞,刘强,刘铁山,高新学,汪黎明,何春梅.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鲁单6075选育与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5):18-19.
4
王黎明,刘传兵,朱祥芬,张强,袁明山.
玉米新品种恩单1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2):1-3.
5
刘传兵.
玉米新品种恩单1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144-146.
6
武忠,武小平,丁健,郭建芳,王世荣,贾新宇.
高产玉米新品种瑞普959的选育报告[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7):21-22.
被引量:2
7
何丹,王秀全,张华,卢庭启,蒋晓芳,税红霞,庞启华.
玉米新品种群策128的选育与利用[J]
.四川农业科技,2019(1):10-12.
8
何丹,税红霞,王秀全,张华,卢庭启,蒋晓芳,庞启华.
国审玉米品种绵单1273的选育与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7):33-34.
9
杨慧珍,任志强,肖建红,卜华虎,张宁.
玉米新品种和世利160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7):44-4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卜华虎,任志强,肖建红,张宁,杨慧珍,王晓清.
宜机收玉米新品种‘LT5918’选育报告及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2):6-9.
被引量:6
2
刘胜军,赵锦慧,杨秀乾.
恩施州玉米产量现状及提高产量的途径[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74-74.
3
吴岩松.
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8):57-59.
被引量:2
4
武忠,王秀明,王世荣,武小平,贾新宇,丁健.
耐密高产玉米新品种荣鑫338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9):54-55.
被引量:1
5
朱祥芬,冯春福,王静,王黎明.
玉米新品种恩单105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种子,2017,36(3):106-109.
6
武忠,武小平,丁健,郭建芳,王世荣,贾新宇.
高产玉米新品种瑞普959的选育报告[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7):21-22.
被引量:2
7
杨秀乾,王黎明,刘好梁,冯春福,朱祥芬,刘传兵,王静.
玉米新品种恩单3558的选育及栽培[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35-37.
8
吴勇斌,赵光明,陈文俊,杨明贵,李建国.
仲玉1218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18,38(1):67-67.
被引量:1
9
孙世清,陈凤,刘东,柳高,王俊.
潜江市春玉米—秋玉米连作种植模式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2):10-10.
10
朱祥芬,刘好梁,杨秀乾,冯春福,王静,周兴,刘传兵,杜世凯,刘胜军,王黎明.
湖北省山地春玉米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其制约因素[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248-252.
被引量:2
1
绮波.
山西省超高产玉米育种取得重大突破[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08(32):49-50.
2
山西超高产玉米新品种——大丰26号[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12):12-12.
3
张志慧,郭锐,钮笑晓,李小波,魏宏斌.
玉米新品种大丰26号选育报告[J]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408-410.
被引量:13
4
王国鹏,李小波.
玉米新品种大丰26号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09,27(7):44-45.
被引量:1
5
戴天林.
“大丰26号”创山西省玉米种植单产新纪录[J]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8(12):42-43.
6
山西超高产玉米育种取得重大突破[J]
.中国农业信息,2008,20(11):38-38.
7
郑联寿,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樊丽生,姜庆国.
几个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5):16-17.
被引量:1
8
付清平.
大丰26号玉米性状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14,32(7):50-51.
9
山西超高产玉米育种取得重大突破 “大丰26号”创出山西玉米单产1149.3kg新纪录[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6):124-124.
10
张福娥.
密植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村委主任,2010(08X):50-50.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