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关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西方,从新社会史中产生了新文化史,那么,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关系如何?笔者想从欧美和中国台湾学界的研究情况来加以讨论。
作者
张俊峰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处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Historiography Bimonthly
关键词
新文化史
社会史
学术会议
西方文化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1
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答学派,1929-1989》,刘水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74页.
2
刘永华:《费雷、夏蒂埃、雷维尔:超越年鉴派》(代译序),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第9-16页.
3
米格尔·卡夫雷拉:《后社会史初探》,玛丽·麦克马洪(英译),李康(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4
Erie J. Hobsbawm,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Some Comments",Past and Present. No. 86,1980, 3-8.
5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其在台湾的发展》,《新史学》第四辑,《新文化史》,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6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件格及其在台湾的发展》,《新史学》第四辑,《新文化史》,第155页.
7
张仲民.
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0(1):100-108.
被引量:23
8
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序,“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第3页.
9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其在台湾的发展》,见陈恒,耿相新.《新史学》第四辑,第149-155页.
10
http://www.hss.nthu.edu.tw/-econ/teachers/lai/essay/review.htm.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王笛.
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对近年美国有关研究的述评[J]
.历史研究,1999(5):174-186.
被引量:26
2
冯珠娣何伟亚,冯珠娣,何伟亚.
文化与战后美国的中国历史学[J]
.文史哲,1996(6):10-17.
被引量:1
3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新史学,2003,:183-183.
4
彼得·伯克.《西方新社会文化史》[J].历史教学问题,2000,(4).
5
Lynn Hunt (ed.),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6
Prasenjit Duara,"Why Is History Antitheoretical?"Modern China 24.2(Apr.,1998):105-120.
7
林正珍.《台湾五十年来"史学理论"的变迁与发展:1950-2000》.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8
詹京斯,江政宽译.《后现代历史学》.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第44页.
9
近藤和彦 蒋竹山等译.《关于母亲/政治文化/身体政治:林·亨特访谈录》[J].新史学(蒋竹山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268-268.
10
Hayden White,The Content of the Form: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and 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 169.
共引文献
24
1
李艳莉.
身体:重构教育活动的另一可能——身体史视域下的教育活动史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4(5):14-18.
被引量:4
2
韩晓莉.
从文化史到社会文化史——兼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1):58-64.
被引量:8
3
刘宗灵.
身体史与近代中国研究——兼评黄金麟的身体史论著[J]
.史学月刊,2009(3):85-97.
被引量:13
4
徐忠明,杜金.
明清刑讯的文学想象:一个新文化史的考察[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40.
被引量:3
5
徐忠明,温荣.
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述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62-174.
被引量:27
6
张广智.
前言[J]
.历史教学问题,2013(1):54-55.
7
张俊峰.
也论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关系——新文化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史林,2013(2):171-179.
被引量:8
8
张秋升.
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与唯物辩证法的应对[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4):58-61.
被引量:7
9
王雅秀.
春明侧影:邱仲麟明清北京城市生活系列成果述评[J]
.沧桑,2013(6):115-117.
10
余新忠.
浅议生态史研究中的文化维度——基于疾病与健康议题的思考[J]
.史学理论研究,2014(2):39-4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俞金尧.
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社会史学的研究传统及其范式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2011(3):199-219.
被引量:37
2
孙江.
皮埃尔·诺拉及其“记忆之场”[J]
.学海,2015(3):65-72.
被引量:60
3
马知遥,潘刚.
传承人口述史的身体经验价值[J]
.民俗研究,2015(5):37-42.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钱茂伟.
当代公众专题史建构的类型、路径及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2018(2):117-12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墨.
试说公众史学兼及口述史学[J]
.当代电影,2019(3):124-129.
被引量:1
2
郭辉,杨子佼.
“抗战记忆史”的回顾与前瞻[J]
.湖北社会科学,2020(8):114-122.
1
马大正.
略评台湾学界对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研讨[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0(6):26-30.
被引量:2
2
郭若平.
辩护与重建:台湾学界“五四”评论与研究之路[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3):29-38.
被引量:1
3
淮茗.
王云五的意义[J]
.博览群书,2001(3):53-54.
4
何卓恩.
台湾学界辛亥革命研究的承转盛隐[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10-20.
被引量:2
5
李伟明.
论台湾学界的史观变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2-95.
被引量:1
6
纳古单夫.
国际著名蒙藏关系研究者—札奇斯钦教授[J]
.西藏研究,1991(1):145-148.
7
王伟男.
台湾学界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理论蜕变——以丘宏达、马英九、林田富等人的著述为例[J]
.南海学刊,2016,2(4):10-19.
8
郭黎.
“法老”、方尖碑及其它[J]
.史林,1987(3):117-117.
9
黄创夏.
解读马英九政治性格[J]
.报刊荟萃,2008,0(7):22-23.
10
蔡忠道.
台湾《史记》诠释初探(1949—2013)[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7):82-88.
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