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12年我国理论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状况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根据2012年我国学界对若干经济热点问题的研究,综述了对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和争论;论述了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学术界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不同学术观点;概括了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问题的新见解;对学界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简要梳理和总结。
作者
卫兴华
侯为民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共11页
Economic Perspectives
关键词
理论经济学
公有制经济
中国模式
中等收入陷阱
共同富裕
分类号
F09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6
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6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1
1
项启源.
关于科学地判断公有经济主体地位的探讨[J]
.当代经济研究,2012(8):11-18.
被引量:6
2
张占斌.
大国竞争需要更优更强的国企[J]
.人民论坛,2012(10):42-44.
被引量:1
3
易辉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关系刍议[J]
.经济研究导刊,2012(9):247-251.
被引量:2
4
沈坤荣,刘东皇.
是何因素制约着中国居民消费[J]
.经济学家,2012(1):5-14.
被引量:27
5
陈平.
中国道路的本质和中国未来的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3):1-23.
被引量:24
6
胡鞍钢,鄢一龙,魏星.
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上)[J]
.农场经济管理,2012(3):17-25.
被引量:5
7
张宇,蒋茜,王娜.
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若干思考[J]
.经济学动态,2012(3):9-13.
被引量:8
8
丁冰.
国企的进退应该交由市场决定 兼析《世行报告》[J]
.国企,2012(7):92-93.
被引量:2
9
刘国光.
谈谈国富与民富、先富与共富的一些问题[J]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4-6.
被引量:8
10
高尚全.
强调“中国模式”可能误导改革[J]
.人民论坛,2012(13):66-6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96
1
马芳.
国内学术界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否巩固的观点评述[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1(3):163-176.
被引量:1
2
刘国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1(4):3-12.
被引量:42
3
何干强.
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若干观点[J]
.海派经济学,2010,8(4):32-43.
被引量:9
4
赵凌云.
论“中国模式”的人类思想史意义[J]
.海派经济学,2010,8(4):61-68.
被引量:1
5
陈维达.
中国模式:利益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调控[J]
.海派经济学,2010,8(4):69-82.
被引量:2
6
张茉楠.
慎防“中等收入陷阱”[J]
.新理财(政府理财),2010(4):94-95.
被引量:1
7
陈平.
从华盛顾共识失败看经济变革方向[J]
.红旗文稿,2005(11):13-15.
被引量:5
8
陈岱孙.
对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J]
.经济学动态,1995(11):3-6.
被引量:37
9
托马斯.海贝勒.
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9-11.
被引量:113
10
卫兴华.
警惕“公有制为主体”流于空谈[J]
.经济学动态,2005(11):15-1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66
1
彭刚,杨德林,朱莉.
中国城市共同富裕水平测度、空间特征与动态演进[J]
.中国软科学,2022(S01):289-303.
被引量:16
2
陈建东,王平,祝遵宏.
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税务研究,2020,0(2):51-58.
被引量:7
3
汤二子.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安全与产业链分工:研究述评与展望[J]
.南大商学评论,2022(3):1-38.
被引量:1
4
蒋永穆,谢强.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J]
.经济纵横,2021(4):15-24.
被引量:148
5
张占斌.
新市场经济体制与下一个十年——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
.学术前沿,2012(14):31-36.
6
谢涛.
2003年以来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研究述评[J]
.红广角,2014(8):23-29.
7
黄璌.
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讨论[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7-8.
8
景维民,杨恒.
从消费视角看中国经济发展之潜力[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8):9-11.
9
刘慧云.
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缺陷的几点思考[J]
.经济视野,2013(10).
10
刘东皇,孟范昆.
一个文献综述: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J]
.海派经济学,2013,11(1):169-181.
1
叶祥松.
应如何繁荣和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与许兴亚教授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05(5):14-16.
2
唐宗力.
新技术革命与欧洲共同体[J]
.欧洲研究,1985,7(4):39-45.
3
蔡则祥.
关于新经济的几个问题[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16(4):99-105.
被引量:2
4
许兴亚.
关于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兼与叶祥松同志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2005(11):22-26.
5
聚焦:“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及政策”高端论坛举行[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2):10-10.
6
许兴亚.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与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J]
.当代经济研究,2004(9):3-8.
被引量:5
7
卫兴华,侯为民.
警惕“转型陷阱”[J]
.党政论坛,2013(8):4-5.
8
霍媛媛.
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12X).
被引量:3
9
王绿纹.
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前景 ——访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乌兰木伦[J]
.中国外资,1997,0(6):6-7.
10
项启源.
论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体系的现实意义——兼与一些同志商榷[J]
.经济科学,1985(4):1-5.
经济学动态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