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代汉语副词探源二则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近代汉语中,时间副词"趁常"当是由副词"趁时"类推而来的。语气副词"可知"来源于短语"可知"。"知"因"以身喻心"的隐喻的作用,由感知动词转化为认知动词,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性评述。相应地,"可+知+复杂的命题宾语"结构也由述宾关系被重新分析为状中关系。在频率机制的作用下,表达临时性主观评述义的状语成分"可知"逐渐规约化,并最终凝固成一个语气副词。
作者 张振羽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88,共4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吴语虚词的来源及其演变研究"(12YJA74011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 2鲍厚星.长沙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 3伍云姬.湖南方言的副词[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4陈晖.涟源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 5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6张振羽.《三言》副词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7李明.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8T raugott E.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J].Language,1989.6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