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鲜食甜糯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与配套技术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良种选择、科学管理、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均衡上市、病虫害防治和茬口安排等措施着手,对鲜食甜糯玉米的高效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增加鲜食甜糯玉米经济效益的种植模式。
作者
郭宏敏
机构地区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甜糯玉米
高效种植模式
配套技术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1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1
滕宏飞,狄广霞.
鲜食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489-492.
被引量:43
2
毛诗友,何烨,陈志翔,郭国雄.
夏秋糯玉米、胡萝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07,27(3):57-58.
被引量:3
3
张明哲.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63-2664.
被引量:36
4
高培荣.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上海农业科技,2007(2):56-57.
被引量:11
5
姚健.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07(4):59-60.
被引量:2
6
段炼,王桂云,张琼,王桂霞.
浅谈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J]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7):24-24.
被引量:6
7
邵群忠,马卫东,王成业.
黄淮海夏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694-694.
被引量:33
8
谢庆春.
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87-918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锦川,慎成范,刘梦非.
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J]
.农机科技推广,2005(3):29-29.
被引量:4
2
王云川,沈厚芬,徐勇,刘金波,徐福海.
鲜食玉米的推广及产业化[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2X):14-15.
被引量:4
3
钱卫红 秦礼宝.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美玉3号'.南京农业,2006,(2):44-44.
4
刘天龙.鲜食甜糯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南京农业,2006,(1):45-45.
5
陈学荣 刘国华 顾国庆 等.鲜食玉米产业现状与展望.江苏农业,2005,(2):30-30.
6
范玉良,奚宗耀,籍平,王文杰,吴常恕,宋宝森,那春芳,陈俊英.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推广[J]
.玉米科学,1999,7(3):49-50.
被引量:14
7
冉军.
改革耕作栽培制度 推广玉米大垅双行种植[J]
.农业与技术,2001,21(4):37-40.
被引量:3
8
陈艳萍,袁建华,颜伟.
菜用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0(3):26-27.
被引量:16
9
何庆才,王天文,李桂莲,明察.
贵州高原秋糯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2002,30(3):58-59.
被引量:6
10
郑铁志.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J]
.农机科技推广,2004(4):26-2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21
1
严飞,韩小华,陈旭,樊霞,李勇.
大豆净作与大豆-糯玉米套作效益比较[J]
.农技服务,2008,25(1).
被引量:3
2
胡世平,陈英,胡志国.
旱地宽厢宽带玉米、辣椒套作高效栽培研究[J]
.农技服务,2008,25(1).
被引量:6
3
张力,付斌军,郭斌.
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新玉2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12):8-8.
4
李乾碧,李涛,张学军,严飞.
4个糯玉米新品种的栽培经济效益比较[J]
.农技服务,2007,24(12):9-9.
被引量:4
5
徐斌,钱群一,李育娟.
鲜食甜糯玉米安全高效种植技术与种植模式初探[J]
.农技服务,2007,24(12).
被引量:5
6
王凯.
海南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8).
7
柳瑞余,惠军涛,张培利.
夏玉米异跗萤叶甲重发原因与防控措施[J]
.农技服务,2010,27(12).
8
刘艺.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2):29-30.
被引量:3
9
留青,王安宁.
山区玉米高产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4):9-10.
10
陈伟.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8):20-2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8
1
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王宏伟.
我国鲜食型玉米科研与产业开发的现状和问题[J]
.玉米科学,2002,10(z1):93-96.
被引量:31
2
郑子松.
糯玉米新品种苏科花糯2008[J]
.中国果菜,2009,29(7).
被引量:4
3
汪黎明,孙琦,孟昭东,张发军,丁照华,郭庆法.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现状及进展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3):35-38.
被引量:61
4
史振声.
鲜食玉米品种品质评价及标准的探讨[J]
.玉米科学,2006,14(6):69-70.
被引量:53
5
陈晓洲,刘劲兵,汪洪洋.
鲜食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25-125.
被引量:5
6
赵强基,郑建初,袁从袆,卞新民,李萍萍,章熙谷.
中国南方稻区玉米-稻种植模式的建立和实践[J]
.江苏农业学报,1997,13(4):215-219.
被引量:22
7
孙广全.
糯玉米鲜食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44-46.
被引量:14
8
张莉,孙迷平.
浅谈糯玉米在中国的产业化发展[J]
.农业科技通讯,2009(3):5-6.
被引量:7
9
宿秀丽,刘先斌.
甜糯玉米育苗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3):123-124.
被引量:3
10
翟治芬,赵元忠,王霞.
河西地区不同覆盖条件对春玉米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0(1):49-5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9
1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
高寒区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技术对鲜食玉米生长及鲜穗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5):14-17.
被引量:2
2
郑金波.
甜糯玉米种植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5):54-55.
被引量:1
3
徐燕,赵洪祥,沈生元,钱燕婷,管晓春,袁建华,陈艳萍.
鲜食玉米周年分期分批种植模式与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J]
.上海农业科技,2017(2):49-50.
被引量:2
4
沈耀明,钱斌彬,沈林芳,沈生元,管晓春.
苏州市吴江区鲜食玉米周年高效优质安全生产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8(5):68-69.
被引量:1
5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徐大勇.
江苏淮北地区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新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7):38-40.
被引量:5
6
李更雍,沈生元.
鲜食玉米大棚设施穴盘育苗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9,0(6):58-59.
被引量:5
7
张星,刘勇,郝兴顺,荆丹,王艳龙.
汉中市大棚马铃薯-鲜食玉米-芹菜一年三作高效栽培模式[J]
.中国马铃薯,2021,35(3):241-243.
被引量:2
8
李小珊,黄忠勤,王歆,刘红伟,王波,常勇.
徐淮地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简介[J]
.南方农业,2021,15(25):58-60.
被引量:3
9
王新叶.
山东滨州市鲜食玉米设施穴盘育苗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2024,44(25):50-5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阎昊,郭建文,马涌,袁斌,侯旭东,李春艳.
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4):48-49.
被引量:2
2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徐大勇.
江苏淮北地区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新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7):38-40.
被引量:5
3
史向玉.
辽宁省资源节约型高效玉米种植的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19,0(32):52-53.
4
董树良,刘庆来.
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
.种子科技,2020,38(9):31-32.
被引量:3
5
谢岳波,陈肇聪,谢永平,胡宗明,蔡楷育.
美玉糯11号鲜食玉米秋季轻简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2020(4):43-44.
6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郭妙.
阳高县设施鲜食玉米发展前景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20(9):9-11.
被引量:4
7
汪李平.
长江流域塑料大棚鲜食玉米栽培技术(下)[J]
.长江蔬菜,2020(20):19-23.
被引量:1
8
南镇武,孟维伟,戴海英,徐杰,刘灵艳,张正.
鲜食玉米毛豆宽幅间作生态高效双季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37-39.
被引量:1
9
张正,孟维伟,南镇武,亓欣,刘霞,万书波.
双季鲜食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生态高效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7):44-46.
被引量:3
10
郑德贵.
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探索[J]
.农村科学实验,2021(17):83-84.
1
于俊伟,刘丽,王万钟,吴俊铭.
贵阳市蔬菜上市量与气象灾害关系的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1999,20(4):30-33.
2
刘玉.
广西实现龙眼全年均衡上市[J]
.农村百事通,2000(15).
3
李翠英.
秋播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3(23):43-43.
4
李翠英.
秋播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农药市场信息,2012(23):42-42.
5
李炯,张建峰,盛力立,苏恩平.
超甜玉米金菲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2006(4):55-55.
被引量:1
6
李基光,梁志怀,王培,彭建文,张屹,刘建雄,阮万辉.
湖南大棚西瓜长季节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2014,27(1):48-49.
被引量:8
7
王晔.
大棚多茬蔬菜间套种技术[J]
.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2010(2):48-49.
被引量:1
8
李民,刘崇彬.
保护地栽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
.北方园艺,2005(6):21-21.
被引量:5
9
钱明.
通南地区鲜食型玉米均衡上市的途径与生产措施[J]
.上海农业科技,2012(4):70-71.
10
应芳卿,刘宗立.
棚室蔬菜灾害性天气的管理[J]
.现代农业科技,2007(6).
河南农业
2012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