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除草剂作用的生化机制和生物工程对除草剂开发的影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十九世纪,德国化学家公开了大量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果,其中有些最终成为农药或农药前体化合物,例如:有机磷酸酯(1820年)、林丹(1825年)、氨基甲酸乙酯(1834年)、二硝基苯酚(DND)和五氯苯酚(PCP)(1843年)、苯氨基甲酸乙酯(1870年)、滴滴涕(1874年)和西玛滓(1885年)。同时,德国的生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也在动物和植物体上对许多有机化合物的作用进行研究,包括上述一部分化合物。
作者 赵祖培
出处 《世界农药》 CAS 2000年第2期9-15,8,共8页 World Pesticid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