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陕甘边政府的群众工作方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土地革命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陕甘边共产党人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群众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了解群众实情、解决群众困难、坚持廉政为民、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素质等。
作者
刘治立
机构地区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15,共4页
Journal of Tianshui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
陕甘边苏区
群众工作
方法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1
曲涛.李占年.西北红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A].郭文奎.南梁烽火与中国革命[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
范长江.刘志丹之鼓动与民众之背向[A].刘志丹纪念文集编委会.刘志丹纪念文集[C].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3
刘凤阁,任愚公.红二十六军与陕甘宁边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4
刘风阁等.陇东的土地革命运动(内部资料),1992.
5
蔡子伟.陕甘边根据地政权建设回忆[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陕甘边革命根据地[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6
李忠杰.
推进和深化对陕甘边根据地的研究[J]
.中共党史研究,2009(11):3-11.
被引量:2
7
陕北共匪猖獗的原因及今后围剿的步骤[A].志丹书库·志丹卷[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8
高文,巩世锋等.陇东红色歌谣[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9
习仲勋.难忘的教诲[N].人民日报,1993-10-24.
10
习仲勋.群众领袖民族英雄[N].人民日报,1979-10-16.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习仲勋.《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人民日报》,1979年10月16日.
2
《中共陕西省委员会1932年2月15日关于筹备成立陕甘游击队给中央的报告》,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3
《中共陕西省委1932年1月20日给陕甘边境游击队的指示信》,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第115页.
4
王世泰.《刘志丹与陕甘边根据地》,《刘志丹纪念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5
《李维汉在与陕西省部分党史工作者座谈上的讲话》(打印件)(1980年10月11日).
6
张秀山.《照金革命根据地忆述》,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第668页.
7
张邦英.《刘志丹永远活在人民心里》,《志丹书库·刘志丹卷(上)》,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第274-275页.
8
蔡子伟.《南梁根据地革命斗争片段回忆》,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第930页.
9
《张策谈南梁根据地的创立》,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区(陇东部分)》,1986年,第229页.
10
巾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刘志丹纪念文集》,第7页.
共引文献
37
1
贠建民.
弘扬南梁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J]
.甘肃政协,2021(3):34-38.
2
任学岭,康小怀.
对刘志丹、谢子长早期军事活动的历史考察和再认识[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4):69-78.
被引量:6
3
马啸,温金童.
习仲勋与陕甘边根据地[J]
.社科纵横,2011,26(8):40-42.
被引量:4
4
李蓉.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经验及影响[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4(6):74-79.
被引量:4
5
马超,张凤霞.
习仲勋在创建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中的贡献及基本经验[J]
.甘肃理论学刊,2012(2):38-41.
被引量:2
6
刘治立.
论南梁精神[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5(2):127-133.
被引量:28
7
吴永.
照金精神产生的历史动因和生成机制探析[J]
.兰台世界(上旬),2012(4):79-80.
被引量:1
8
宋键.
川陕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比较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3(1):14-19.
被引量:5
9
丁德科,马忠智.
坚定不移地创业创新——论渭华照金精神[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5):5-12.
被引量:4
10
杨元忠,李荣珍.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特质和历史原因[J]
.甘肃社会科学,2013(4):140-14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王晋林.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意义[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6):61-65.
被引量:6
2
刘治立.
论南梁精神[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5(2):127-133.
被引量:28
3
赵远兴.
南梁精神及现实启示[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1):8-13.
被引量:4
4
迟成勇.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大学生的德性培育[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18(6):5-12.
被引量:8
5
苗倩.
弘扬革命精神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19(2):58-62.
被引量:5
6
高永中.
南梁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J]
.陇东学院学报,2019,30(1):1-4.
被引量:8
7
冯惠芳,李琼.
关于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思考[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4):79-83.
被引量:2
8
石仲泉.
西北红星照耀着中国[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7(6):60-6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云丽.
南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J]
.陇东学院学报,2022,33(4):14-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谷兰兰.
南梁精神纳入农村高中思政课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23(24):144-146.
1
杨元忠,李荣珍.
陕甘边苏区的统战工作及其主要特色[J]
.中共党史研究,2013(7):91-99.
被引量:1
2
何海涛.
陕甘边苏区对哥老会的统战工作浅议[J]
.魅力中国,2009(28):56-56.
被引量:2
3
张曼,庞宇瑶.
陕甘边苏区反“围剿”斗争的历史经验[J]
.传承,2014,0(12):18-19.
4
黄智权.
努力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J]
.中国民政,2001(2):12-13.
5
李云.
创先争优离不开党的群众工作水平的提升[J]
.领导理论与实践,2012(2):10-11.
6
曾志杨.
有感于乡镇干部“住夜”[J]
.红土地,2013(3):54-54.
7
知识窗[J]
.四川统一战线,1995,0(1):7-7.
8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的意见[J]
.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0(11):15-17.
9
强弧:社会管理工作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利益[J]
.中国监察,2011(14):56-56.
10
赵杰.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J]
.实事求是,2006(3):44-45.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