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职业素养是普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首要条件,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着重培养的最主要内容。职业素养的养成目标应通过以人的发展为经度、以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为纬度的职业素养分析来确定,并全面落实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来达成,并以学校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协调机构和师生考核制度作为保障。
作者
刘秀峰
机构地区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74-76,共3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养成教育
高职教育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7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6
1
王红岩.
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2):130-132.
被引量:125
2
沈苏林.
体系化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J]
.江苏高教,2011(4):131-133.
被引量:26
3
翟藏库,李荣娴,赵英华.
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与教学并举策略初探[J]
.职教论坛,2011,27(14):61-62.
被引量:17
4
戴艳.
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探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7):108-110.
被引量:17
5
刘军号.
高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方案构建与实施[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9-11.
被引量:1
6
张勇.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素质教育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144-14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刘丽.
职业素养教育——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6.
被引量:19
2
石鸥.
我们期望什么样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研究之二[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6(4):81-86.
被引量:9
3
罗兰芬,甘保和.
职业院校学生缺乏现代职业素养所带来负面影响的研究[J]
.消费导刊,2008,0(11):153-153.
被引量:2
4
张振鹏,高九江.
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素质教育中的运用[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33-36.
被引量:3
5
陈解放.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被引量:582
6
教育部.《关于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http://wenkubaiducorn-iew/002c6629bd64783e09122b8b.htmI,2006.
7
郭晓青.《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8&filename=2007214609.nh,2007.
8
杨丽英 王有志 王红梅.《浅谈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J].高教科研,2006,.
9
杨丽英 王有志 王红梅.《浅谈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J].(上册校长论坛7教育改革》,2006,.
10
关冬梅.
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0):37-38.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177
1
郑剑.
“二元制”职业素养+工作绩效育人体系的构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5):125-126.
2
钱佳红,梁培根.
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J]
.运动,2013(12):89-90.
被引量:1
3
饶屾.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软技能培养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7):10-11.
被引量:1
4
王欢.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
.科教导刊,2014(7):226-227.
5
蒙慧.
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
.成功,2013(18):109-110.
被引量:4
6
修丽娟.
浅析高职教育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2):14-16.
被引量:1
7
周铭,徐金寿.
基于“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软能力培养与开发[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9):147-149.
被引量:8
8
杨理连.
高职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分析——以天津职业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为例[J]
.职教论坛,2012,28(24):56-58.
被引量:23
9
刘蕴莲,谭娟环.
关于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高职生职业素质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2(30):46-48.
被引量:11
10
杨开勇.
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40-42.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44
1
倪凌.
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的必要性[J]
.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01-104.
被引量:6
2
闵会玲.
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
被引量:1
3
罗忠实.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12(7):93-94.
被引量:27
4
徐晴.
论职业学校的职业养成教育[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3.
被引量:1
5
赵翔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13-216页.
6
乔潮.
推行养成教育势在必行[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23-26.
被引量:12
7
赵明,许晓林,蒋雪艳,邹谦,尹元华.
强化职业养成教育 提升高职核心能力[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5):1-7.
被引量:6
8
毛建梁.
在自我管理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08(11):36-37.
被引量:6
9
陆刚兰.
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4):111-112.
被引量:108
10
陈向阳.
强化高职生职业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
.职教论坛,2009,25(10Z):60-6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
1
裴先文.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0(2):38-43.
2
邢敏,高庆,张志军.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J]
.当代职业教育,2014(4):59-62.
被引量:7
3
潘蓉.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初探[J]
.教育探索,2014(12):134-135.
被引量:7
4
曾艳,周淑芬.
职业养成教育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现[J]
.教育与职业,2015(30):119-120.
被引量:2
5
王娇娇.
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4):69-72.
被引量:26
6
侯首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成效探究——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6):37-37.
7
黄小钊.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1):260-261.
被引量:1
8
范婵娟.
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构建[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2):54-58.
被引量:3
9
谭羽,黄娜,郭云贵.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现状与展望[J]
.河南农业,2023(15):25-26.
被引量:1
10
王韵,张强.
“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路径研究与探索——以应用英语“双语幼教”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8(27):176-1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杨超,张超.
新高考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J]
.浙江考试,2022(11):3-5.
2
李璐,吴洪美.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中融入工匠精神[J]
.就业与保障,2020(18):127-128.
被引量:1
3
唐瑾.
从“能力”到“素养”:就业难背景下人才培养导向转型[J]
.求索,2014(8):183-187.
被引量:3
4
邓红艳.
再论备课的重要性[J]
.现代技能开发,2000(8):33-33.
被引量:1
5
曾竞.
青年微公益活动对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意义[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0):216-217.
被引量:1
6
郑永森.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40所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以及合作企业的调查[J]
.高教探索,2015(11):99-103.
被引量:39
7
孙兆化.
我国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研究述评[J]
.职教通讯,2016(16):69-72.
被引量:5
8
王娇娇.
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4):69-72.
被引量:26
9
刘嘉,孙占东,赵庆年.
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探索——以J学院为例[J]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7,34(1):39-41.
被引量:3
10
王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2):167-170.
被引量:8
1
李生元,丁婧.
保证学时,确立技术素养目标[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8):89-90.
2
周恩善.
学习型社会呼唤终身教育体系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9(5):74-75.
被引量:2
3
赵红.
中高职教育衔接途径初探[J]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26-27.
被引量:1
4
王全旺,周志刚.
中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关系简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24):25-28.
被引量:14
5
任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思考[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1(1):15-17.
被引量:1
6
李洪曾.
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应该有不同的模式[J]
.学前教育研究,2004(10):20-21.
被引量:6
7
中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关系简析[J]
.职教论坛,2009,25(23):42-42.
8
杨建翠,汪方正.
基于校内SPOC平台提升医学高职生信息素养水平的策略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6):245-245.
9
调查显示:多数省份已建家庭教育协调机构[J]
.云南教育(视界),2013(19):4-4.
10
吕晓明.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组织协调机构的组建探析[J]
.科技信息,2009(20).
被引量:1
职教论坛
2012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