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海国图志》看“海国”与“中国”概念的生成——全球、海国和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中国”定位与新主体意识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魏源在鸦片战争后编撰的《海国图志》,在获取"海国"新知的同时,也开始反观自我。在来自西洋的天文和地理知识以及新的文明观基础上,开始改变天圆地方、中国中心的观念,将中国定位为宇宙地球和文明社会之一员;通过对海国尤其是西洋国家这一"他者"的全面了解,将"自我"认知从天朝开始转向与"海国"对应的"中国"。而海外强国自四面八方蚕食以往天朝之天下、迫近并打败中国的事实,不仅勾勒出中国的实际空间范围,且显现出其生存空间的危机。在新的"中国"自我定位和主体意识之上,魏源提出了学习海国的主张,形成国防建设和外交的初步方略,试图从内部勾画出作为近代国家的中国未来的方向。《海国图志》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从天朝到中国转变过程中近代"国家"观念的发生以及不同于"中国与西方"的"中国与海国"概念的初步生成。这是晚清最重要的观念变化之一。
作者 王瑞成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85,共1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郭汉民,袁洪亮.《近二十年来(海国图志)研究回顾》,《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 2李莉莉.20世纪90年代以来魏源研究综述[J].理论界,2007(3):173-174. 被引量:1
  • 3夏剑钦.魏源研究百年回眸[J].求索,2004(7):220-223. 被引量:3
  • 4夏剑钦.魏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1-2. 被引量:1
  • 5杨晋龙.魏源研究与评价的反思[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54-56. 被引量:3
  • 6李纪祥.《近代观与西学观:魏源研究的多元面相与反思》,载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 7《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 8邓强胜.《近代文化与魏源精神: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 9刘泱泱,郭汉民等编.《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 10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20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30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