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谈川剧帮腔的“推动性”表现力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帮腔演员,应当力求驾轻就熟并身临其境地根据剧情和台上不同角色的表演,用不同的音调、音色、音量和声腔去烘托舞台气氛,参与角色创造。同时,更应该用具有"推动性"表现力的声腔去承上启下,通过情境带入、激化内心、助涨高潮等手法的运用,使剧情发展。
作者 李秋华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5,共3页 Sichuan Drama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3

  • 1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四川省川剧学校.川剧音乐概述[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262.
  • 2百度百科:川剧GJQn-y0M8plLP5biaXe2eRCZvuQ9RO.PBv4XLySe9一lPZqfirn'uUCK3EnCZYMzLMykTW08eYhNGC3la.
  • 3王官福:《王官福司鼓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 4路应昆:《高腔与川剧音乐》,笔者译为五线谱节奏谱,2001年版,第20页.
  • 5路应昆:《高腔与川剧音乐》,笔者译为五线谱,2001年版,第4页.
  • 6朱世瑞:《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1992年版,第24页.
  • 7中锣鼓谱源于《川剧锣鼓牌子》(第一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 8唱腔源于《川剧高腔曲牌》(上),四川人民出版社,第931页.
  • 9《陈铭志音乐论文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 10文国栋主编:《川剧高腔曲谱》(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05页.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