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到东莞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一个潮湿、闷热、低云灼烧的日子里,我拿到了东莞居住证。在新疆乌鲁木齐,我过的是靠稿费为生的自由写作生活,抵达东莞后,我的生活本质并未发生改变,所不同的,是我的外部环境。新环境让我每每陷入发窘、颓废、悲愤乃至深思中,好像我太孱弱,根本无法承受这些浓烈的情绪,我总是那么敏感。我被投进一个速成器,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要将本地人用十几二十年掌握的生活能力,悉数学会。
作者
丁燕
出处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People's Literature
关键词
东莞
生活本质
外部环境
乌鲁木齐
自由写作
生活能力
居住证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5
1
谢有顺.
分享生活的苦——郑小琼的写作及其“铁”的分析[J]
.南方文坛,2007(4):25-28.
被引量:37
2
郑小琼.
铁·塑料厂[J]
.人民文学,2007(5):85-91.
被引量:19
3
王安忆.
虚构与非虚构[J]
.天涯,2007(5):51-63.
被引量:12
4
张抗抗.
我们需要两个世界[J]
.文艺评论,1986(1):57-61.
被引量:68
5
王绯.
张辛欣小说的内心视境与外在视界——兼论当代女性文学的两个世界[J]
.文学评论,1986(3):44-52.
被引量:11
6
南平,王晖.
1977——1986中国非虚构文学描述——非虚构文学批评之二[J]
.文学评论,1987(1):35-43.
被引量:18
7
李振声.
延伸和限制——读口述实录文学《北京人》[J]
.当代作家评论,1985(6):36-38.
被引量:2
8
张清华.
现今写作中的“中产阶级”趣味[J]
.诗刊,2006(9):78-80.
被引量:10
9
罗宾·沃霍尔-唐,王丽亚(译).
形式与情感/行为:性别对叙述以及叙述对性别的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27-31.
被引量:16
10
董夏青青.
胆小人日记[J]
.人民文学,2010(4):59-9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孙桂荣.
集体型叙事中的女性声音--对当代女作家非虚构书写的一种考察[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59-166.
被引量:9
2
张洪艳.
非虚构文学的本土化路径[J]
.上海文化,2022(4):64-74.
被引量:2
3
刘阳扬.
论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的乡村女性形象建构[J]
.江苏社会科学,2022(5):207-215.
被引量:2
4
李保森.
非虚构写作的视域:从城乡中国到日常中国[J]
.写作,2023,43(2):52-6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邵宁.
游离于情节之外的非叙事性话语--以王安忆《长恨歌》为例[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2,38(2):100-105.
被引量:1
2
何瑛.
抒情重构空间:非虚构文学的策略与限度——论《我的二本学生》[J]
.当代文坛,2022(4):108-116.
被引量:1
3
朱妍,张琴凤.
新世纪女性非虚构文学的回溯与流变——从张辛欣《北京人》谈起[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5):127-132.
4
刘阳扬.
论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的乡村女性形象建构[J]
.江苏社会科学,2022(5):207-215.
被引量:2
5
孙桂荣.
非虚构叙事规约与“非性别本位”的女性书写——新时代中国的女性非虚构文学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6(6):162-170.
被引量:1
6
颜彬.
微观痛感与中间化书写:女性非虚构写作的特质——以黄灯、梁鸿、丁燕、郑小琼为考察对象[J]
.当代作家评论,2022(6):23-29.
被引量:1
7
张璐璐,庞丁茂.
社交媒体时代乡村女性博主的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3,35(6):117-124.
被引量:1
8
韩乐菲,杨建刚.
当非虚构小说与女性主义叙事相遇——以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26):6-12.
9
刘大伟.
新女性写作视野中的“问题小说”创作——以马玉珍小说集《新姐》为例[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6(2):115-120.
10
张羽华.
地方性叙事的现实观照与审美镜像——欧阳黔森长篇纪实文学《黔村行记》创作研究[J]
.艺术评鉴,2024(6):1-8.
1
符有明.
写作教学应回归生活本质[J]
.写作,2014,0(7):4-7.
2
陈洪洲.
从真实走向适度虚构——习作回归生活的三个层次[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07,0(9):4-7.
3
龙红梅.
论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J]
.俪人(教师),2014(14):76-76.
4
刘照磊.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0(12):48-48.
5
马维畔.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12):140-140.
6
张向阳.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是数学教学的生命力所在[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6):63-65.
7
陈光浩,林富琴.
走进我们的童话世界——探究式作文教学案例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5(2):44-48.
8
杨秀惠.
在生活化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
.吉林教育(教研),2009(12X):35-35.
9
原俊义.
匠心独运筑华屋——让记叙变得波澜起伏[J]
.高中生学习(高考冲刺),2016,0(5):24-25.
10
政策·地方[J]
.资治文摘,2014(3):9-9.
人民文学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