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孟子直接从"文化人"论性,言善即在性中,不假外求。荀子有"性""伪"之分,"性",乃是动物性,并非是"人"性;"伪",才真是"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性质,而"伪"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由此论证明白了"善"生自社会的礼义,非人之生性所本有,即"人性"的本质是社会性,而非生物性。这样带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人之情欲本能的性质,它不会自发地走向"善",必须对其进行控制,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其次,"人性"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范畴,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最后,"群"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荀子"人性"的重要内涵,我们需要认识"群"的重要性。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共11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