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38,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共引文献7
-
1李宁宁.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策[J].渔业经济研究,2008(6):3-5. 被引量:5
-
2霍学喜.西部农业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四个深层次问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4):247-249. 被引量:1
-
3邹冬生.特色农业理论初探[J].作物研究,2001,15(1):7-8. 被引量:13
-
4霍学喜,王秀娟,王艳花.论新形势下财政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模式[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9(1):25-29. 被引量:3
-
5贾瑞霞,廉志端.对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18(1):90-93.
-
6霍学喜.论新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J].科技导报,2002,20(10):27-30. 被引量:3
-
7王智芬.农业产业升级的现实梗阻与实践进路:基于M县木耳产业发展历程的考察[J].山西农经,2024(6):143-146.
同被引文献30
-
1胡海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6):61-62. 被引量:15
-
2刘军彦,霍学喜,刘军仓.“公司+农户”模式中农户融资瓶颈的个案分析及一般政策建议[J].科技导报,2004,22(7):59-61. 被引量:5
-
3卢进登,韩纯儒.农业系统生产力(ASP)的量化及其现状分析[J].生态学杂志,1993,12(2):21-22. 被引量:11
-
4任继周,朱兴运.农业生态生产力及其生产潜势─—兼论“有动物农业”的重要意义[J].草业学报,1995,4(2):1-5. 被引量:28
-
5徐嵩龄.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性质[J].科技导报,1995,13(3):18-20. 被引量:21
-
6李俊清.九十年代生态学的重要观点[J].生态学杂志,1995,14(1):72-75. 被引量:8
-
7杨志忠,武瑞,高成,马剑.浅谈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退耕还林建设与后续产业发展[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5,31(4):35-36. 被引量:2
-
8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0,12..
-
9山仑.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治理方向的几个问题[N].科学时报,1999-10-15.
-
10Bradshaw,A.D.The reconstruction of ecosystems[J].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1983,(20):1-17.
二级引证文献21
-
1王宗明,张柏,张树清,宋开山,段洪涛,李建平.吉林西部生态恢复(重建)与农业系统生产力[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1):51-54. 被引量:5
-
2朱万斌,邱化蛟,常欣,程序.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5):983-989. 被引量:8
-
3陈源泉,高旺盛.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及其保护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10-115. 被引量:20
-
4翟胜,梁银丽,王巨媛.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产业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分析和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9):68-72. 被引量:12
-
5翟胜,张二勋,董杰,戴全厚,王巨媛,赵倩,刘辉.聊城市种植业结构分析与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4):224-229.
-
6翟胜,张二勋,王巨媛,戴全厚,刘辉,孙强.鲁西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以聊城市为例[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6):1634-1638. 被引量:4
-
7陈豫,杨改河,冯永忠,任广鑫,李轶冰.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274-279. 被引量:38
-
8汤青,徐勇.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117-123. 被引量:8
-
9胡兵辉,廖允成,王克勤,陈奇伯.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对比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2):35-39. 被引量:7
-
10王卫文,曹福祥,康文星,沙甲先,何介南.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208-213.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