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国童子军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外学界对民国童子军的研究主要追溯其发展历程、剖析其教育价值,少量研究运用身体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如何运用这一组织对儿童加以规训。已有研究分析了童子军在中国的诞生、发展和特征,探讨了中西童子军差异,童子军的“中国化”、地域性发展等问题。部分个案研究有助于今入理解民国时期不同地域、学校、组织办理童子军的差异和经验。童子军的组织和训练在教育目的、内容、方式上有可取之处,与爱国教育、公民教育密切相关,能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充分、客观而警觉地利用现存的童子军史料,融合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归纳中国组建童子军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剖析童子军的组织、活动、理念、方法和训练过程,探讨其何以、如何成为“童子军教育”,为当下中国的儿童组织和儿童教育提供借鉴。
作者 吴小玮
出处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12年第3期21-26,共6页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校级“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XRZZ20110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4

  • 1柯林黑伍德.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黄煜文泽.台北:麦田出版,2004.47,16,15.
  • 2拉斯洛那吉.两亿五千万童子军.胡品清译.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175.
  • 3孙玉芹.民国童子军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61-65. 被引量:1
  • 4吴家煦.参观江苏省立学校第二次联合运动会记及感言.中华教育界,1915,(12).
  • 5唐钺,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1216.
  • 6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局,1934.549.
  • 7蒋晓星,孟国祥.中国童子军问题研究[J].学海,1993(4):81-85. 被引量:7
  • 8张晓辉,荣子菡.民国时期童子军的中国化及其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5(2):123-125. 被引量:7
  • 9杨品吉.中国童子军史略.中国童子军总会筹备处汇报,(20).
  • 10王晋丽.童子军在中国-中国近现代童子军兴衰史的初步考察.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二级参考文献151

  • 1[英]裴吉尔特,白尔福著,程育德译.《童子军创始者贝登堡传》,世界书局,1934年版,第153-154页.
  • 2《时评三·军国民》,《时报》,1917年1月7日.
  • 3中国童子军总会编.《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1945年版,第2,32,11,17页.
  • 4每日译报社编辑部.《国际妇女动态》,1938年3月版,第59页.
  • 5《全国童子军帽子向右歪》,《新华日报》,1944年2月1日.
  • 6杨品吉.中国童子军史略.中国童子军总会筹备处汇报,.
  • 7黄孝南.对于今后童子军组训改进之管见.童子军教学做,1947,3(1):8-8.
  • 8庞念亮.近代中国军国民体育思潮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2.
  • 9许义雄.近代中国体育思想史论集[M].台湾:台湾师范大学体育所,1990:285-286.
  • 10国家体委文史委.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2-14.

共引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