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
被引量:313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10,54,共9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共引文献47
-
1张连军.培养4-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4):134-135. 被引量:1
-
2廖凤林,廖桂春,李江雪,吉英兰.幼儿对不同被助对象的助人观念及其行为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1):19-22. 被引量:9
-
3杨心德.幼儿的社会戏剧性游戏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8-11. 被引量:9
-
4张向葵,盖笑松,陈彩琦,宋小冬.当前社会形势下儿童──老年助人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2):6-11. 被引量:20
-
5郭力平,杨恒.年幼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0(Z1):79-83. 被引量:8
-
6张凤,刘云艳.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4):90-92. 被引量:1
-
7贾蕾.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2):110-112. 被引量:7
-
8李丹,李燕,宗爱东,丁月增.2岁幼儿移情反应的特点:与自发帮助、气质、亲子互动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28(4):961-964. 被引量:20
-
9韦小满,焦青,金星,赵玉兰,宋戈,程文捷,于永思,陈林.弱智学生合作与分享行为的干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1):3-6. 被引量:6
-
10杨兴鹏.加强儿童移情训练,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67-7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1503
-
1唐凯麟,曹刚.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J].哲学研究,2000(4):61-67. 被引量:56
-
2张东燕,高书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功能演进与价值提升——兼论家庭教育现代化[J].中国教育学刊,2020,0(1):66-71. 被引量:55
-
3刘铁芳.探寻乡村教育的基本精神[J].探索与争鸣,2021(4):15-18. 被引量:55
-
4孙杰远.乡村教育应在文化选择中重塑主体性与自觉性[J].探索与争鸣,2021(4):12-14. 被引量:26
-
5周作宇.民间教育学:泛在的教育学形态[J].教育研究,2021(3):53-75. 被引量:19
-
6李淑湘,陈会昌,陈英和.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J].心理学报,1997,29(1):52-60. 被引量:28
-
7岑辉.了解学生心理作好班主任工作[J].科技资讯,2005,3(27):170-171. 被引量:1
-
8沈霞.谈效益理念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2):115-117. 被引量:1
-
9沈丽娟.关于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8,6(9). 被引量:1
-
10张耀庭.关于当前德育模式建构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2):103-10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313
-
1万婕.小学德育生活化路径探究[J].新智慧,2021(3):43-44. 被引量:1
-
2高德胜.爱与超越——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两个关键支点[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19-31. 被引量:4
-
3王颖.新中国70年道德教育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7-106. 被引量:1
-
4吴凯,刘慧.生命教育视域下研学旅行的着力点与实施路径[J].教育科学,2022,38(5):67-72. 被引量:3
-
5于富春,何春歧.关于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7(6):127-128. 被引量:3
-
6郭利兵.接受磁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1):106-107.
-
7张英.互动教学法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77-480. 被引量:2
-
8魏传光,葛畅.德育:人学的视界[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74-77. 被引量:2
-
9张欣.论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J].文教资料,2007(16):32-33.
-
10苗曼.学校德育低效原因探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46-1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212
-
1李佳敏,吴秋晨.自主德育:高职院校德育课程重构何以可能[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5):48-53.
-
2林诗昊,尚颂民.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与德行融合探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8):58-61.
-
3王敏霞,朱哲.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学科德育内容分析——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二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23(1):1-6.
-
4许星.对话德育:高职院校德育范式的创新与超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36):42-46. 被引量:4
-
5陈淑贞.在生活中育德,在生活中育人——试论小学德育的生活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1(9):119-120.
-
6宗玲玲.德育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9):134-136. 被引量:12
-
7刘啸天.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对当代初中德育建设的启示[J].新智慧,2021(11):43-44. 被引量:2
-
8詹祝华.家校合力 筑梦未来[J].新智慧,2021(9):87-88.
-
9吴宪.传统儒家思想中民本思想再探析[J].现代交际,2020(16):232-233. 被引量:2
-
10蔡欣瑞.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演变、现状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22,38(2):63-72.
-
1冯建军,王庆文.从“工具论”到“主体论”——道德教育理论的当代转型[J].现代教育论丛,2002(1):10-14.
-
2余雪冰,尹娟.学校运作方式的当代转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123-125.
-
3教育资源协同[J].现代教学,2016,0(3):9-13. 被引量:1
-
4邓美林.试论高校专业写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点[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0(2):114-114.
-
5潘小刚.由德治走向法德并举——湖湘文化实现当代转型的一个向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2):61-63. 被引量:3
-
6刘志丹.观点质变学习理论: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的当代转型——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杰克·麦基罗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147-149. 被引量:3
-
7曾军.文化批评的当代转型与文艺学的学科重建[J].文艺理论研究,2008(6):54-60. 被引量:4
-
8倪洪章.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文化传统[J].前沿,2012(23):25-27. 被引量:1
-
9李政涛.“教研组文化”的当代转型——“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二[J].上海教育科研,2006(8):21-23. 被引量:16
-
10潘建红.科技时代道德教育的遮蔽与回归[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1):102-104.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