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38,共5页
Auditing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50
-
1陈毓圭.社会主义审计本质探讨[J].审计研究,1986(6):27-30. 被引量:1
-
2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1999(20):4-14. 被引量:17
-
3中国审计学会在房山举行学术讨论会[J].审计研究,1988(5):1-7. 被引量:1
-
4管锦康.我国审计模式探讨[J].审计研究,1987(3):20-24. 被引量:3
-
5阎金锷.试论审计的性质和职能[J].审计研究,1986(2):10-13. 被引量:9
-
6中国会计学会一九八一年专题学术讨论会综述[J].会计研究,1982(2):1-6. 被引量:1
-
7李天民.试论建立我国的审计制度[J].会计研究,1981(4):42-47. 被引量:1
-
8中国审计学会环境审计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1997(3):3-5. 被引量:1
-
9刘兵.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1995(4):24-28. 被引量:20
-
10刘力云.审计基本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学会、中国内部审计学会举办审计基本理论研讨会[J].审计研究,1995(3):1-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5
-
1綦好东,何源睿,彭睿,苏琪琪.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J].审计研究,2022(5):3-10. 被引量:17
-
2廖洪,李德文.我国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审计研究,2002(3):32-37. 被引量:23
-
3邢维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互动关系——历史路径与未来发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6,36(1):20-25. 被引量:7
-
4宋玉冰.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变迁及基本经验[J].企业研究,2023(4):6-11. 被引量:3
-
5朱灵通,杨玉丹.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财会通讯,2024(11):10-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1
-
1张道潘,刘世林.新时代我国政府审计机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审计评论,2019(2):11-19. 被引量:5
-
2孙国利.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8):13-15. 被引量:2
-
3雷俊.浅议经济责任审计对治理腐败工作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22-23. 被引量:2
-
4王辉.浅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129-130. 被引量:1
-
5廖洪.加强国家审计理论研究 为经济发展服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4):52-56. 被引量:3
-
6王桂荣.夯实制度建设 强化内部有效审计[J].当代经济,2008,25(5):22-23.
-
7岳洪江.中国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30年追踪及评论——基于1978~2007年审计科研成果的科学计量分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1):62-72. 被引量:3
-
8裴文华,卫静静.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机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91-92. 被引量:1
-
9谭劲松,宋顺林.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J].审计研究,2012(2):3-8. 被引量:91
-
10伟宏.捡"剩渣"的何初本[J].民主与法制,2000(2):42-43.
-
1王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66-68. 被引量:1
-
2林敬学.企业管理新趋势——价值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8-8.
-
3陈君,徐斌.我国股份制度发展的动因及其沿革[J].江苏商论,1997(9):12-13.
-
4王今,韩文秀,侯岚.企业管理纵横谈(一)[J].工程机械,2002,33(2):23-25.
-
5曹英慧.浅谈预算会计的沿革及发展[J].经济视野,2014,0(13):213-213.
-
6张大田.从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看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J].财会通讯(下),2010(8):143-145. 被引量:8
-
7龙运培.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J].才智,2010,0(22):27-27.
-
8姜波.关于预算管理在集团企业的推行[J].煤炭技术,2007,26(4):146-147.
-
9天津市口岸仓储协会.试论天津口岸物流业的沿革、作用及行业管理[J].物流技术,1998,17(6):131-133.
-
10吴佳欣.我国ESOP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6,0(15):2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