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6-123,共8页
Reform
同被引文献24
-
1寿晖.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4):69-70. 被引量:2
-
2R.科斯 A.阿尔钦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3蒂米奇.威斯塔.金融规管--变化中的游戏规则[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4.中国人民银行分析报告《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N].《金融时报》,2002年2月27日.
-
5王文宇.“建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相关问题之研究”[J].台湾金融财务季刊,.
-
6方燕林.“以财务观点论金融控股公司设立之规划考量”[J].台湾金融财务季刊,.
-
7傅清萍.“金融控股公司之研究”[J].台湾经济研究季刊,.
-
8蒂米奇·威斯塔.《金融规管—变化中的游戏规则》.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9李扬,王国刚.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
10陈建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7
-
1葛兆强.金融制度变迁、金融控股公司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22(2):28-37.
-
2庄宗明,刘湘玫.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2):31-34. 被引量:2
-
3何影君.金融混业经营的可选模式以及各自的优缺点[J].法制与社会,2007(1):377-378. 被引量:2
-
4葛兆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制度基础与途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1,23(2):60-65. 被引量:31
-
5葛兆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制度基础与途径选择[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4. 被引量:6
-
6金波.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的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60-62.
-
7陈先勇.从分业到混业: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J].经济管理,2002,28(22):92-9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1
-
1魏彬彬.浅谈现阶段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策略[J].华北金融,2008(7):26-28.
-
2汤斌,李健.金融控股公司:商业银行实践混业经营的组织模式选择[J].乡镇经济,2004,20(7):38-40. 被引量:1
-
3柴茂昌.出勤主义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13,1(5):45-47. 被引量:8
-
4张家恩,陈金贤.我国推进银证混业经营中的相关模式选择[J].经济经纬,2005,22(1):130-133.
-
5杨德进,胡云峰.探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模式与监管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6):34-36. 被引量:1
-
6李洁.构建我国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法学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75-78. 被引量:2
-
7孙险峰.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制约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05(11):105-106.
-
8向敏.试论金融全球化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的完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6):92-93. 被引量:1
-
9李钊,王舒健.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J].商业研究,2006(2):121-123. 被引量:1
-
10施维明.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7-3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