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蕴含着民族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国家通过立法、立项、财政支持等手段,使民间社会的保护活动合法化,并使"国家在社会中";民间社会则借助国家的资源,在国家话语权下,采取能动性和实践性的策略,践行着"文化自觉"。正是在国家与民间社会的良性对话与磨合中,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195,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及保护探讨”(项目编号:10LS1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