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药治疗眩晕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复杂,西医常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药治疗眩晕相对西药而言有其明显的优势,并被广大患者认可和接受。在治法上,中医追求标本兼治,阴阳平衡,在减轻发作症状、控制发作,同时改善血管弹性及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方面疗效显著。总结近年不同医家临床治疗眩晕的心得,以供同道学习。
作者
李成山
李妍怡
机构地区
甘肃中医学院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2期61-63,共3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关键词
眩晕
中医药治疗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55.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1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303.
2
范绍荣,甘国进,王宏杰,程莉莉.
眩晕的中医药辨治[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120-121.
被引量:6
3
丁亮吾,张慧永.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分层次辨证治疗[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110-110.
被引量:13
4
李庆洁.
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488-489.
被引量:17
5
宋鹏飞,张文立.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对血脂影响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0):112-112.
被引量:5
6
张爱军,于晓东.
调理脾胃辨眩晕[J]
.河北中医,2009,31(4):549-550.
被引量:3
7
马永琦.
从痰瘀论治脑动脉硬化性眩晕41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1,43(5):30-31.
被引量:5
8
陈新瑜,陈中沛,毛燕.
定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50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33-1233.
被引量:1
9
范新霞.
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体会[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218-218.
被引量:1
10
张茂琴.
化痰祛瘀治疗眩晕50例[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776-77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范绍荣,甘国进,王宏杰,程莉莉.
眩晕的中医药辨治[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120-121.
被引量:6
2
静文英,刘彩英.
321例心脑血管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J]
.内蒙古中医药,1993,12(2):1-3.
被引量:20
3
贺敬波,陈捷,祁丹红.
五苓散加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24-224.
被引量:9
4
程小曲.
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关系及痰浊形成机理的探讨[J]
.新中医,1994,26(3):7-9.
被引量:108
5
胡自敏.
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J]
.四川中医,2005,23(5):52-52.
被引量:8
6
刘成,卡索.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及治疗[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5):433-435.
被引量:31
7
林青,李秀芳,李文军,代蓉,何晓山.
天麻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
.中国微循环,2006,10(1):33-35.
被引量:55
8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04
9
钟乃川.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10(6):377-378.
被引量:5
10
陈贵廷 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86-288.
共引文献
105
1
王博深,张玉龙,鲍婷婷,任风英,王翠,李跃华.
李跃华运用舒筋通络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34-37.
被引量:6
2
高正刚,陈淑.
尼莫地平治疗眩晕症120例[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9):108-108.
3
许黎敏.
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研究发展[J]
.今日健康,2016,15(9):324-325.
4
金坚,赵玲丹.
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403-2404.
被引量:44
5
吕荣来.
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体会[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420-420.
被引量:12
6
刘俐.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J]
.陕西中医,2010,31(2):147-149.
被引量:2
7
窦为民.
中药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45例[J]
.吉林中医药,2010,30(7):607-608.
被引量:3
8
樊建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河北中医,2010,32(6):940-941.
被引量:2
9
郭尧树.
单硝酸异山梨醇脂合地龙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10,30(9):769-770.
被引量:1
10
毛利娟,秦明芳,王进,周红海.
中医非药物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近况[J]
.广西中医药,2010,33(6):4-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1
1
安玫,段祥余,杨美媛.
推拿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132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39-39.
被引量:5
2
郭亮,吴建民,徐捷.
眩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2):83-83.
被引量:3
3
杜红旭,高焰.
针灸配合耳穴压籽治疗颈性眩晕55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8):71-71.
被引量:2
4
李忠敏.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眩晕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2008,23(12):2002-2002.
被引量:7
5
胡芳,毛宗福.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7):28-29.
被引量:4
6
周晓芳,周鲁,钟萍,王文燕.
中药复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用药规律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1):51-52.
被引量:8
7
徐长松.
刘永年教授从平衡升降论治眩晕经验[J]
.四川中医,2011,29(3):13-14.
被引量:1
8
季冬梅.
升清降浊法治疗颈性眩晕症227例临床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3):50-51.
被引量:1
9
孟兆军.
点揉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J]
.中医外治杂志,2012,21(1):23-23.
被引量:1
10
陈晓玉.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中的特色与优势[J]
.天津中医药,2012,29(2):155-157.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4
1
陆源源.
刘永年教授应用平衡升降法治疗老年血压相关性眩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5):936-938.
被引量:3
2
罗才茂.
升清止眩汤治疗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42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3):79-80.
被引量:1
3
吕征,杨海昊,黄海量,郭炜,韩涛.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眩晕方剂的用药规律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7,23(3):42-44.
被引量:5
4
肖琨,刘正风,曹建建.
针灸推拿辨治颈源性眩晕38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46):130-13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赵晶晶,李泉红.
浅谈气机升降理论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3):58-59.
被引量:4
2
陈咏梅,崔晓红.
采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疗效分析[J]
.农垦医学,2017,39(5):419-423.
被引量:1
3
辛秀丽,傅伟,肖纯,李维军.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析肖纯治疗外感咳嗽用药规律[J]
.现代中医药,2019,39(2):13-19.
被引量:1
4
罗峰,王祖龙,杨曼.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痰湿中阻型眩晕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7):834-837.
被引量:19
5
毛旺.
自拟化饮止眩汤治疗眩晕60例的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9):98-100.
被引量:1
6
焦欣,蔺晓源,雍苏南.
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高血压病病名、病因、病机、证型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20,37(4):31-35.
被引量:26
7
吴丽通,李其信,傅伟,游旭军,车祖钊,戚广崇.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戚广崇治疗早泄用药规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8):2010-2015.
被引量:1
8
唐馨悦,胡永生,钟叶,吴春兴,王博龙.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证治准绳·类方》中眩晕的用药规律[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39(3):33-38.
9
刘寅,李秀玲,李桦,刘亚芬,孙莉.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9,25(7):61-64.
被引量:8
1
钟耀.
中药治疗癫痫有优势[J]
.老友,2010(7):63-63.
2
宋越虎.
梅尼埃病辨治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42-43.
3
刘焕斌.
药物穴位贴敷法治疗支气管哮喘[J]
.吉林中医药,2013,33(9):941-942.
被引量:8
4
李萍,王梅生.
三伏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0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0):711-712.
被引量:7
5
朱锦善.
小儿哮喘的根治之策——坚持缓解期的调治[J]
.现代中医药(北京),2005(1):40-41.
6
郭春荣,李福凤.
中医药治疗哮喘的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3):691-693.
被引量:20
7
彭学云.
中医疗法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1):53-54.
被引量:2
8
刘杰.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7):698-699.
被引量:8
9
周建伟,李季,李宁,张凡,胡玲香,赵菁菁,张颜,王成伟.
STUDY ON THE ATTACK CONTROL AC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T■IYANG(太阳EX-HN5)FOR MIGRAINE DUE TO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RANDOMIED CONTROLED TRIAL[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8,18(1):10-21.
被引量:3
10
李天天.
女人的生理日历[J]
.养生大世界(B版),2009(1):49-51.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